题目内容

Ⅰ.据图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问题。(22分)

(1)图甲中b曲线在________时刻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大。14:00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图表示在不同CO2浓度下,温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在大气CO2浓度下植物积累有机物量最多的温度为________,在40℃环境下,植物________(能、不能)正常生长。

(3)由图乙信息可知,在不改变光强度情况下,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12:00时刻,植物由乙图的M点状态转化为N状态时,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C3)的合成的速率将会_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Ⅱ.在一定浓度的CO2和25 ℃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材料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1cm-2叶·h-1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1cm-2叶·h-1

小麦

3

9

32

8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暗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9 klx时,小麦合成的有机物葡萄糖的量为________mg /(100 cm2叶·h)。

(4)若适当的增加温度,则达到最大光合作用时的最小光强____________ (增加还是减小)。

 

【答案】

Ⅰ(1)18:00    光照强度减弱     (2) 30℃     能   (3)控制温度为30℃、提供饱和(或较强)二氧化碳浓度    (4)变大     Ⅱ(1)光照强度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二氧化碳浓度    (3)27.3    (4)减小

【解析】

试题分析:Ⅰ(1)在图甲中b曲线显示的是一天内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在18:00点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大。14:00点以后由于光照强度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2)图乙中,根据在大气CO2浓度下的表观光合速率曲线,植物积累有机物量最多时,温度对应是30℃。在40℃环境下,植物的表观光合速率大于0,能正常生长。(3)根据图乙信息可知,在不改变光强度情况下,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为:控制温度在30℃、提供饱和(或较强)二氧化碳浓度。(4)在中午12:00时,植物由乙图的M点状态转化为N状态时,二氧化碳浓度增高,CO2+C5→2C3,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合成的速率将会变大。

Ⅱ(1)根据题干可知,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光照强度,黑暗条件下,小麦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外界二氧化碳浓度的制约。(3)当光照强度为9 klx时,小麦净光合吸收的CO2量是32,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是8,正在光合作用需要的CO2量是40,因此合成的有机物葡萄糖的量为40*180/(6*44)=27.3 mg /(100 cm2叶·h)。(4)由于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适当的增加温度,光合作用强度将降低,但是呼吸作用强度增加,则达到最大光合作用时最小光照强度将减小。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考查学生曲线分析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以下是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两个问题,请回答:
Ⅰ(5分):下列三图分别表示基因的结构示意图和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C中的目的基因是从图A和图B中的哪一个图所表示的基因提取的?   ___,图C中科学家在进行[①]操作时,要用___            ____分别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因,运载体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通过___          ____而结合。
(2)[III]是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产生F1代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_______。
(3)将上述抗虫棉植株的后代种子种植下去后,往往有很多植株不再具有抗虫特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
Ⅱ(10分):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实验室研究人员计划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你以一个研究人员的身份参与此项研究,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分)根据这种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材料用具:活的小白鼠胚胎、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适宜浓度的化学物质甲溶液、适宜浓度的化学物质乙溶液、蒸馏水、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恒温箱、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小白鼠正常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高倍显微照片。
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浮液。
把活的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入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浮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3个洁净的培养瓶,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甲、乙溶液,C瓶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摇匀;
③把3个培养瓶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增殖到大约8代左右时,同时从恒温箱中取出3个培养瓶,用            
处理,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迅速杀死细胞并固定细胞分裂相;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浮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的中央,滴加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3—5min后,盖上盖玻片。
(4)镜检和统计。
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为清晰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最好寻找处于_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并与小白鼠正常细胞有丝分裂同时期高倍显微照片进行对比,统计并计算该期变异的细胞占该期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结果分析与结论:
(1)经研究人员实验得知,A、B、C三个培养瓶的Q值依次为:QA=1.3%, QB=12.5%, QC=0.1%,
由此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⑵在实验中,C培养瓶起______________作用,C瓶的Q值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