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_____,B个体中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是_____(填“纯合”或“杂合”)的。
(2)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若要鉴定实验2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可选用表现型为_____的个体进行测交,其选择理由是_____。
(3)若将实验1的子代与实验2的子代进行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个体中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
(4)实验1的子代个体基因型与实验3子代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答案】基因座位 杂合 有毛 无毛白肉 无毛白肉的个体只产生df的配子,能使实验2子代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在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来 FF:Ff:ff=3:10:3 1/2 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解析】
根据实验三分析可知,由于F1全为有毛黄肉,说明有毛与黄肉属于显性性状;根据实验三分析可知,由于F1全为有毛黄肉,说明有毛与黄肉属于显性性状,再根据实验1发生性状分离为1:1说明,B的基因型为ddFf,A的基因型为DDff,C的基因型为ddFF。。
(1)一个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基因座位;根据实验三分析可知,由于F1全为有毛黄肉,说明有毛与黄肉属于显性性状,再根据实验1发生性状分离为1:1说明,B的基因型为ddFf。
(2)根据实验3:有毛和无毛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有毛可推断,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有毛;若要鉴定实验2子代个体的基因型(ddFf、ddFF),可选用表现型为无毛白肉的个体进行测交,其选择理由是无毛白肉的个体只产生df的配子,能使实验2子代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在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来。
(3)实验1的子代的基因型为1/2DdFf、1/2Ddff,实验2的子代基因型为1/2ddFf、1/2ddFF,只考虑果肉颜色,则随机交配利用基因频率计算,F的基因频率=1/4,f的基因频率=3/4,另外实验2中F的基因频率=3/4,f的基因频率=1/4,故FF=1/4×3/4,ff=1/4×3/4,Ff=2×1/4×3/4,下一代个体中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型及比例为FF:Ff:ff=3:10:3。
(4)实验3子代的基因型为DdFf,实验1的子代个体基因型为1/2DdFf、1/2Ddff,与实验3子代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若实验3中的子代DdFf自交,理论上,下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