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1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图2图3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像。
(1)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
A.图1出现了两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2和4上
B.图1在细胞分裂末期,7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8
C.图 1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有9、6、4、3
D.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6条染色单体
E.形成图2图3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
科研人员挑选若干组数量相等,体重、生活力相同的性成熟的青虾进行实验,在实验组腹肌注射0.lml质量分数不同的秋水仙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4h后,取出6种器官组织,分别制成装片,通过观察和统计,结果如下。
结果1:不同器官组织中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如下图
结果2: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和染色体形态,如下表
秋水仙素质量分数 | 0 | 1×10-3 | 2×10-3 | 3×10-3 | 4×10-3 | 5×10-3 | 6×10-3 |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 1.0 | 1.2 | 1.5 | 3.1 | 11.2 | 11.5 | 12.3 |
染色体形态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不正常 | 不正常 |
(2)上述6种器官组织中,观察细胞分裂的最佳材料是_____________。
(3)注射秋水仙素的最佳质量分数是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秋水仙素的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期含铬胶囊备受社会关注。科学家曾根据蚕豆根尖生长点(经铬处理后),研究水中铬的毒性,得到下面的结果。请回答:
说明:细胞分裂指数是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
(4)制作蚕豆根尖装片的过程中,解离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5)当铬离子浓度为零时,细胞分裂指数约为千分之二十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铬离子浓度增加,视野中能观察到的分裂期细胞数量将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答案】ABCE 卵巢 4╳10-3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数量多且染色体形态正常 促使细胞有丝分裂或抑制纺锤丝的形成 20%盐酸 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大 减少
【解析】
1、分析图1:图中结构1为细胞壁;结构2为液泡;结构3为线粒体;结构4为叶绿体;结构5为内质网;结构6为核糖体;结构7为高尔基体;结构8为细胞壁;结构9为细胞核。
2、分析图2和3,图示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这两个细胞都不含同源染色体,前者出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后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3、据图4分析,不同器官组织中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其中卵巢中占的比例最大。根据表格分析,自变量是秋水仙素质量分数,因变量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和染色体形态。由结果三可看出,四分体数为52的细胞数目最多,可确定青虾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04。
4、由图5可知,随着铬离子浓度的提高,细胞的分裂指数越来越低,并且下降率越来越大。图2中,随着铬离子相对浓度的提高,微核率不断升高,但是铬离子相对浓度过高后,微核率反而下降,这可能与分裂指数下降有关。
(1)A、洋葱根尖分生区没有2液泡和4叶绿体,A正确;
B、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结构7高尔基体与结构8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正确;
C、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3线粒体、4叶绿体、6核糖体、9细胞核,C正确;
D、图甲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含8条染色单体,D错误.
E.根据图中细胞中的基因及染色体颜色可知,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过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E正确。
故选:ABCE。
(2)观察有丝分裂主要观察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因此应选取分裂期细胞所占比例大的材料,即卵巢。
(3)由结果二可看出,注射质量分数为4×10-3的秋水仙素既能保证染色体形态正常,又使处于中期的细胞比例最高。在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用秋水仙素促使细胞有丝分裂或抑制纺锤丝的形成。
(4)制作蚕豆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质量分数为20%盐酸可作为解离液;
(5)当铬离子浓度为零时,细胞分裂指数约为千分之二十五,即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少,这说明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大。由图5可知,随着铬离子浓度的提高,细胞的分裂指数越来越低,并且下降率越来越大,因此可得铬离子能抑制细胞分裂,浓度越大抑制越强高浓度的铬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所以微核率下降。
【题目】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而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研究人员为验证肝脏的这种解毒功能而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设计如下(“﹡”表示还没完成的实验步骤)。
组别 | 培养环境 | 肝脏小块 |
A组 |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有 |
B组 |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C组 | 不含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1)表中,除A组外,还需放置肝脏小块的是__________组。
(2)图中曲线___________是C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肝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曲线乙是______组实验的结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甲醛可诱发染色体断裂,为进一步验证肝脏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步骤如下:
①取新培养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正常淋巴细胞悬液3等份,备用。
②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培养肝脏15分钟后,取三组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加入备用的淋巴细胞悬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分别取淋巴细胞染色、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_____,并对比分析。
③实验结果:添加了__________组中的肝脏培养液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其他两组的淋巴细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