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但其抗寒能力较差,在高纬高寒地区种植难以存活.研究人员将纯种不抗寒苜蓿搭载在返回式卫星上,再经过多年选育,培育出两个抗寒苜蓿新品种(I号和Ⅱ号).下面是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的杂交实验及结果:
(1)上述选育新品种I号和Ⅱ号的方法是_____,苜蓿植株抗寒性遗传表明:基因与性状不都是简单的_____关系.
(2)实验一的F1植株可产生_____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子二代抗寒苜蓿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子二代植株中,杂合抗寒苜蓿所占比例为_____.
(3)新品种Ⅱ号的基因型为(基因用A、a和B、b表示)_____,实验二的F2代抗寒植株含有_____种基因型,在F2代植株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
(4)苜蓿的紫花对白花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研究者在纯种紫花和白花杂交后的子一代中,偶然发现一株白花苜蓿,请你对此现象给出两种合理的解释:
①_____.
②_____.
【答案】诱变育种 线性 4 4/5 AaBB或AABb 3 1/8或1/4 植株发生基因突变,T基因突变为t基因 植株发生染色体变异,含T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解析】
分析实验一: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5,说明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即为9:3:3:1比例的变形,说明只有隐性纯合子为不抗旱,其它均为抗寒个体。
分析实验二,该实验结果表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且抗寒为显性性状,同时说明品种Ⅱ号至少有一对基因显性纯合。
(1)分析题意可知,“研究人员将纯种不抗寒苜蓿搭载在返回式卫星上”,即利用了太空中的高辐射进行了诱变育种,苜蓿植株抗寒性遗传表明:基因与性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2)由分析可知,实验一的F1植株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Bb,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植株可产生AB、Ab、aB、ab共4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基因型为A_B_、A_bb、aaB_均表现为抗寒,子二代抗寒苜蓿植株中,纯合子有1/16AABB、1/16AAbb、1/16aaBB,因此子二代抗寒苜蓿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1﹣(3/16)÷(15/16)=4/5。
(3)分析实验二,该实验结果表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且抗寒为显性性状,同时说明品种Ⅱ号至少有一对基因显性纯合,即新品种Ⅱ号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后代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抗寒.如果新品种Ⅱ号的基因型为AaBB,则子一代中抗寒个体基因型为1/2AaBb、1/2aaBb,它们与aabb杂交,F2代抗寒植株含有3种基因型(AaBb、Aabb、aaBb),此时在F2代植株中,A基因的频率为1/8;若新品种Ⅱ号的基因型为AABb,则A基因的频率为1/4。
(4)苜蓿的紫花对白花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研究者在纯种紫花和白花杂交后的子一代中,偶然发现一株白花苜蓿(tt),对此现象有两种合理的解释:①植株发生基因突变,T基因突变为t基因;②植株发生染色体变异,含T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