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我国74%的耕地土壤中缺磷,而施入土壤的磷肥只有5%—25%的利用率,大部分磷都成了不能吸收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以便将其添加到有机肥中,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右图),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
实验步骤:
步骤1取某地区土样5g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释液l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h。
步骤2 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三种优良解磷菌株(如右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磷以_______________形式被植物细胞吸收,吸收后可用于合成_______________ (填出
3种含磷的有机物)。
(2)实验中所用的固体培养基往往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人凝固剂_______________制备的,培养基上出现的单一菌落可以看做一个_____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为了筛选出所需菌株,培养基中唯一的磷源应该是_______________,步骤1中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步骤2中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__。为了保持所得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临时保藏时,要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_______________ 格养基上,长成菌落后放人4℃的冰箱中;长期保存时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A. | 实验证明: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如抗药性)也会发生转化 | |
B. | 抗-S型菌的DNA中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和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 | |
C. | 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对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所得结论的怀疑是错误的 | |
D. | 非抗-R型菌转化为抗-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A. |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 |
B. |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 |
C. | 多细胞生物体的单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 |
D. | 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