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山区为了改变秃山荒岭、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实施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政策,几年后该地植物种 类和数量均增加,气候条件转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对该地某区域的杜鹃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其采用的方法是_____;调查过程中,因 标志物过于明显,会导致被标记的个体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和捕食,这会导致调查结果____(填“偏大”或 “偏小”)。
(2)封山育林后遏制了水土流失的现象,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几年后该地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通过政策调整改变了该地区的生态面貌,说明人类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
(3)如图是该山区生态系统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则图中b表示____;该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100%。
【答案】 标志重捕法 偏大 间接 抵抗力 速度和方向 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 f/b
【解析】试题分析:梳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以确定图中各字母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据此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 杜鹃鸟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其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与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之积/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调查过程中,因标志物过于明显,会导致被标记的个体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和捕食,会使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偏小,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2) 封山育林后遏制了水土流失的现象,说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流失的作用,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几年后该地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通过政策调整改变了该地区的生态面貌,说明人类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3)如图是该山区生态系统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则图中b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该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f/b×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