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物质含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将该油料种子置于海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其中干重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取图甲中35d时的种子处理,获得提取液等分为三份(A、B、C),A中加入班氏试剂并水浴加热,B中加入碘液,C中加人苏丹Ⅲ染液,能发生颜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具体顔色变化为____________。
(2)图甲中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都是_________。从图甲中推测该种子成熟期间,三种物质中__________合成酶的含量迅速升髙。
(3)图乙中,该油料种子从第2d到第7d干重增加,请根据萌发的环境条件判断,干重增加主要与______(填“H2O”“CO2”或“O2”)有关,该时期内种子中的脂肪含量最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和C A产生砖红色沉淀,C显橘黄色 C、H、0 脂肪 H20 减少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种子始终放在黑暗条件中培养,因此种子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曲乙线中看出,在前8天种子的干重在增加,这说明脂肪在不断转变成糖类等其他形式的有机物,糖类物质中O含量大于脂肪,因此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8天后干重减少是因为有机物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有机物的量减少所致。
(1)分析图解可知,图甲中35d时,种子中的淀粉的含量几乎为0,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较低,脂肪的含量较高。获得提取液等分为三份(A、B、C),A中加人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B中加入碘液,不会发生颜色反应;C中加入苏丹Ⅲ染液,会产生橘黄色。
(2)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均只含有C、H、O。分析图解可知,种子在成熟过程中,脂肪含量越来越高,由此可以推测该种子成熟期间,脂肪合成酶的含量迅速升高。
(3)图乙中,该油料种子从第2d到第7d干重增加,干重增加主要原因是有机大分子发生水解,即与H2O有关,该时期内种子中的脂肪含量最可能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