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下一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生一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常染色体隐性 伴X染色体隐性 AaXBXb AAXBXb或AaXBXb 1/24 1/4 1/8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解的系谱图可知:对于甲病,Ⅱ1、Ⅱ2正常个体的后代Ⅲ2患病,所以是隐性遗传病,Ⅰ1患病而其儿子Ⅱ3正常,所以是常染色体上遗传病;对于乙病,Ⅲ3、Ⅲ4正常,但Ⅳ2、Ⅳ3患病,可知是隐性遗传病,由于Ⅲ4不携带致病基因,故乙病不可能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由上述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据Ⅲ2患甲病,可推知Ⅱ2的基因型为Aa,据Ⅳ2或Ⅳ3患乙病→Ⅲ2的基因型为XBXb,可进一步推知Ⅱ2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据Ⅲ2患甲病→Ⅱ1、Ⅱ2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可推知Ⅲ3的基因型为AA或Aa,据Ⅳ2或Ⅳ3患乙病→Ⅲ2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3)从患甲病角度分析,Ⅲ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Ⅲ4的基因型为Aa,可推知后代患甲病的几率为:2/3×1/4=1/6,从患乙病角度分析,Ⅲ3的基因型为XBXb,Ⅲ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Ⅲ4的基因型为XBY,可推知后代患乙病男孩的几率为1/4,两病均患男孩的概率是1/6×1/4=1/24。
(4)从患乙病角度分析,Ⅲ3的基因型为XBXb,Ⅲ4的基因型为XBY,可推知Ⅳ1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BXb、1/2XBXB,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BY,则生下一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1/2×1/2=1/4,生一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1/2×1/4=1/8。
【题目】下图是用来研究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装置。广口瓶内含有悬浮在2%蔗糖中的2.5g酵母,实验记录的是玻璃管中小液滴移动的距离(单位:cm),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时间/分 | 5℃ | 10℃ | 20℃ 35℃ | 55℃ |
1 | 0 | O.2 | 0.4 0.7 | 0 |
2 | 0 | 1.0 | 1.3 1.6 | 0.1 |
3 | 0.1 | 1.9 | 2.2 2.8 | 0.2 |
4 | 0.2 | 3.1 | 3.3 4.4 | 0.3 |
5 | 0.3 | 4.0 | 4.4 4.4 | 0.4 |
A. 实验装置中小液滴移动的方向是向右
B. 酵母菌中参与酒精发酵的酶的最适温度为20℃
C.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发酵作用增强
D. 广口瓶内的蔗糖完全被酵母菌利用至少需要4min
【题目】某实验小组红眼果绳中发现了一无眼突变体,为了研究雄性无眼突变体的遗传规律,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并得到相应的实验结果。红眼、白眼基因分别用B、b表示,野生型、无眼基因分别用E、e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P | 野生型红眼(♀)×无眼(♂) |
F1 | 全为野生型红眼 |
F2 | 野生型红眼:雌雄果蝇均有;野生型白眼:只有雄果蝇;无眼:雌雄各占1/2 |
(1)控制果绳野生型和无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定律。
(2)F1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野生型红眼占__________。
(3)F2中,野生型红眼自由交配,后代中无眼果绳的比例为__________。
(4)现有一纯系野生型三体果绳,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该果蝇形成的原因是父本(或母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第Ⅳ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__________;若该野生型三体果绳能产生配子且均可育,现为验证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是否在第Ⅳ号染色体上,用该果蝇与eeXBY进行杂交得F1,F1个体间自由交配,统计F2表现型及数量比。
①若出现野生型:无眼=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存在第Ⅳ号染色体上;
②若出现野生型:无眼=3:1,则说明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不在第Ⅳ号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