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A.效应B细胞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
【答案】D
【解析】
抗原物质进入动物体后,就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免疫球蛋白),抗原与抗体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当抗原进入宿主细胞内部后,需要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最终使靶细胞死亡,靶细胞内的抗原也因而失去藏身之所,被抗体消灭。
A、效应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释放大量抗体的细胞,A错误;
B、T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T细胞核记忆T细胞,B错误;
C、B淋巴细胞,主要执行机体的体液免疫,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可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C错误;
D、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最终使靶细胞死亡,D正确。
故选D。
【题目】对细胞膜结构和组成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19世纪末期,研究人员就曾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透过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很容易穿过膜;反之,不易溶于脂质的物质,则不容易穿过膜。这表明:细胞膜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2)将人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红细胞发生的形态变化是_________,这是_______作用的结果。将红细胞加入蒸馏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在该液体的__________ (上、中、下)层能得到破碎的磷脂双分子层。
(3)1925年,有人用丙酮从红细胞膜中提取到磷脂,并将其铺在水面上形成磷脂单分子层。测量铺展面积,约为红细胞总表面积的_____________倍。
(4)1933年发现:蛋白酶能够使细胞膜分解,这表明_______________。
(5)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 | |||
膜的类别 | 蛋白质(%) | 脂质(主要是磷脂)(%) | 糖类(%) |
变形虫细胞膜 | 54 | 42 | 4 |
小鼠肝细胞膜 | 44 | 52 | 4 |
人红细胞膜 | 49 | 43 | 8 |
依据上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