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农作物的籽粒成熟后大部分掉落的特性称为落粒性,落粒性给水稻收获带来较大的困难。科研人员做了如图1所示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落粒性的基因位于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2代不落粒水稻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
(2)杂合不落粒水稻自交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_____(是或否,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说明理由:________。
(3)野生稻多表现落粒,请说明其生物学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稻的紫粒和白粒是1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SSR技术可以进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单位不同(如CA重复或GT重复),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次数不同(如CACACA或CACACACA),因此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研究者将纯种紫粒和白粒水稻杂交,F1全为紫粒,F1自交后提取F2中结白色籽粒的50株单株的叶肉细胞DMA,利用4号和8号染色体上特异的SSR进行PCR扩增,结果如下图。
图2
①“小生”同学据图2判断,控制籽粒颜色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依据是“F2白粒植株4号染色体的SSR扩增结果多数与白粒水稻亲本4号染色体的SSR扩增结果基本一致”。
请对该判断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如果该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SSR扩增结果的类型是______,可能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②2号和47号单株出现特殊的扩增结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 3/7 否 落粒水稻需要含有2种显性基因:非落粒水稻其含有1种显性基困,其自交后不可能出现含2种显性基因的个体 成熟后落粒利于种子的传播和萌发,利于水稻种群的繁衍 ①判断正确白粒基因和白粒亲本4号染色体SSR连锁,才会出现图2结果。 3种 1:2:1 ②Fl形成配子过程中,籽粒颜色基因与SSR标记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形成了同时含白色基因和紫粒水稻亲本SSR标记的配子
【解析】
1、据题意和图解可知,落粒与不落粒杂交后代全为落粒,则落粒为显性,F1自交后代落粒:不落粒=9:7,为9:3:3: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该性状由基因A、a和B、b表示,根据自交结果说明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落粒,其他均表现为不落粒。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控制水稻该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以上分析,F2代不落粒水稻植株共计7份,其中中纯合子占3份,其比例为3/7。
(2)据以上分析可知,不落粒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则杂合不落粒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自交后都表现为不落粒,没有发生性状分离
(3)野生稻多表现落粒,落粒后遇到适宜的环境利于萌发产生后代,因此利于水稻种群的繁衍。
(4)①依据是“F2白粒植株4号染色体的SSR扩增结果多数与白粒水稻亲本4号染色体的SSR扩增结果基本一致”,得出控制籽粒颜色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判断正确,白粒基因和白粒亲本4号染色体SSR连锁,才会出现图2结果。如果该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SSR扩增结果的类型是3种,如都为紫色亲本,或者都为白色亲本,或者既有紫色亲本又有白色亲本,可能的比例是:1:2:1。
②2号和47号单株出现特殊的扩增结果,原因是Fl形成配子过程中,籽粒颜色基因与SSR标记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形成了同时含白色基因和紫粒水稻亲本SSR标记的配子。
【题目】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β一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如图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如表为几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 BamHⅠ | HindⅢ | EcoRⅠ | NdeⅠ |
识别序列 及切割位点 | G↓GATCC | A↓AGCTT | G↓AATTC | CA↓TATG |
(1)通常情况下,获得的目的基因需要进行扩增,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技术。
(2)分析图,可选择_____和_____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质粒,以防止质粒自身环化。质粒被切割后,可用_____将其与目的基因连接。在动物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通常的方法是_____。
(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_____。
(4)蛋白质工程是二代基因工程,它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_____→_____→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昔酸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