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严重时可能导致轻重不等的迟缓性瘫痪。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疫苗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或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图 1 为与脊髓灰质相关的神经联系,图 2 为图 1 结构的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1)图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__(填编号)。兴奋经过结构的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忆与该结构的建立有密切关系 。

2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脊髓灰质中的细胞体,患者对刺激________(填)感觉。

3糖丸其实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力减弱后制成的减活疫苗。糖丸中的活病毒进入体后,部分 B 细胞会在病毒的刺激和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已免疫的人群参与抵御自然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作用类型有______(选一项填字母)(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4)当兴奋传导到图 2 处时,其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由图 2 可知,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长期 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和浆 C 由正电位→负电位 a—银环蛇毐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图1中反射弧,由于②处有神经节,说明该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元,则①为感受器,③为传出神经元,④为效应器,⑤为突触。图2为⑤的放大结构,⑥为突触小体。图2中a—银环蛇毒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碱无法与该受体结合而不能引起突触后膜兴奋,即兴奋的传递受阻。

(1)根据分析,图1中表示感受器的是①。兴奋经过突触的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其中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2)“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脊髓灰质中③的细胞体,患者对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传到脊髓并进一步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

(3)“糖丸”中的活病毒相当于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引起部分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共同作用于受病毒刺激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已免疫的人群参与抵御自然界脊髄灰质炎病毒,如果是皮肤阻挡、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属于免疫作用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如果有相关的T细胞和B细胞参与的免疫则属于特异性免疫。

(4)当兴奋传导到图2的⑥处时,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由正电位→负电位,膜内电位变化刚好相反。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a—银环蛇毐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