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以下关于“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先培养32P标记的噬菌体作为备用材料
B.需要将亲代大肠杆菌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先培养一代
C.将子一代或子二代细菌的DNA双链打开后再离心分离同样会出现中间条带
D.该实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
【答案】D
【解析】
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个单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个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探究DNA复制过程”的活动是利用放射性N原子标记DNA,并通过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技术使放射性标记不同的DNA分层观察,从而分析DNA半保留复制过程。
A、“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活动用的是大肠杆菌,没有用到噬菌体,A错误;
B、需要将亲代大肠杆菌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先培养若干代,使其DNA都被15N标记,作为实验的亲代细菌,B错误;
C、将子一代或子二代细菌的DNA提取出来再离心观察条带,若双链打开后再离心分离不会出现中间条带,只会出现轻带和重带,C错误;
D、该实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D正确。
故选D。
【题目】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六年后,农作物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或乔木等恢复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指标 样地 | 土壤含水量(%) | 土壤全氮(gkg-1) | 草本植物种数(种) | 节肢动物个体数(只样本-1) | 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 |
弃耕地(对照) | 0.26 | 0.09 | 1.1 | 3.1 | 0.6 |
禁牧草地 | 0.66 | 0.36 | 2.6 | 9.4 | 1.7 |
人工灌木林 | 0.77 | 0.42 | 2.8 | 7.4 | 0.8 |
人工乔木林 | 1.37 | 0.27 | 1.6 | 10.0 | 1.1 |
*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
据表回答:
(1)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样地。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_样地,这是该样地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
(2)三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3)在半干旱地区,节肢动物是物种最丰富和数量最多的类群,在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三种恢复措施中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在中温带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