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甲曲线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

(2)甲图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的时间段为______

(3)分析乙图在B点时可能改变的条件及判断的理由。

①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科学家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O2的来源;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都使用了______技术,请用图解表示碳循环的过程:14CO2__________.

【答案】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6时和18时 温度适当升高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CO2的浓度适当增加 在一定的CO2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14C3→(14CH2O)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考查对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场所、过程的识记,对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理解。

(1)甲图中A点时处于夜间,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甲图中,6时和18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6点至18点之间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

(3)图乙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可能是适当升高温度或适当增加CO2的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4)鲁宾、卡门和卡尔文均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碳循环过程中,14C先转移到C3中,然后转移到有机物中。

一题一题找答案解析太慢了
下载作业精灵直接查看整书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