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棉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幼虫主要侵害棉田,成虫主要侵害棉田和花生田。转基因抗虫棉全面推广后,棉田和花生田的棉铃虫种群都得到有效控制。某研究小组为研究抗虫棉种植面积变化对花生田棉铃虫种群数量的影响,在某地展开了棉铃虫种群田间调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90年代,大量农药的使用造成棉铃虫抗药性增强,这是农药对棉铃虫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铃虫的雌虫可释放性外激素来吸引雄虫前来交尾,性引诱剂属于_____________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来降低棉铃虫种群密度,这一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害虫的_______________降低其出生率,最终导致种群密度下降。
(3)经多年调查,研究人员得出抗虫棉种植面积与花生田棉铃虫发生面积的曲线图,由调查结果可知,随抗虫棉种植面积增大,会导致花生田棉铃虫种群数量____________,分析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然选择 棉铃虫种群抗药基因频率增加 化学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性别比例 降低 棉铃虫幼虫的主要寄主是棉花,抗虫棉产生的相关毒素杀死大量幼虫,有效控制了花生田棉铃虫的虫源
【解析】
现代进化论的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的形成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1)农药的使用淘汰了自然界中没有抗药性的个体,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实质是淘汰没有抗药性的基因,使抗药基因频率增加。
(2)性引诱剂是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性引诱剂可以吸引异性交配,有利于种群的繁衍;人工合成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使其不能交配,改变了性别比例,降低了出生率,从而降低种群密度。
(3)从图中看出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花生田棉铃虫种群数量下降,其原因是抗虫棉产生了相关毒素,杀死了大量幼虫,控制了花生田棉铃虫的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