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为某神经系统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能接受神经递质的细胞共有3个
B.F的存在,导致兴奋在此反射弧中双向传导
C.刺激A不一定能引起D处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当兴奋传到C的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答案】C
【解析】
题图图中为神经系统的结构简图,显示出四个神经元。A为感受器、E是效应器,虚线框中为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中不只是图中的神经细胞数。
A、图中能接受神经递质的细胞除3个神经细胞外,还有效应器的细胞,A错误;
B、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尽管F的存在,完成了兴奋在神经中枢中的分析综合过程。也不能说兴奋在此反射弧中双向传导,B错误;
C、因为不清楚刺激的强弱,还有不清楚C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的种类,故刺激A不一定能引起D处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C正确;
D、当兴奋传到C的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转变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
故选C。
【题目】下图是某植物在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为了研究植物昼夜节律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选取生长状态相同的某植物进行了下表中的四组实验,每组白天光照10h,夜间总时长14h,其它条件都适宜,连续处理25天,测定各组气孔大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表。
组别 | 夜间处理方法 | 气孔大小(μm2) | 叶绿素含量/(mg·g-1) |
A | 处理X | 389 | 3.34 |
B | 每隔3h红光光照5min | 344 | 2.44 |
C | 每隔2h红光光照5min | 297 | 2.40 |
D | 每隔1h红光光照5min | 286 | 2.20 |
(1)上午中___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B点时,叶肉细胞中ATP的合成场所有_____________。想要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
(2)表所示实验中,为了使实验具有说服力,设置了A组,A组的“处理X”应为_____________。随着夜间红光打断处理的频率增加,预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3)若给该植物浇H2180一段时间后,周围空气中_____________(备选:“O2”、“CO2”、“H218O”)可能含有1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