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多数基因突变并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的原因不包括( )A. | 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的“突变”,不引起性状变异 | |
B. | 由于多种密码子可改变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引起性状的改变 | |
C. | 某些基因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位置的氨基酸种类,但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 |
D. | 隐性突变在纯合子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
分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
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
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原因有: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解答 解:A、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的“突变”,不引起性状变异,A正确;
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故多种密码子可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引起性状的改变,B正确;
C、某些基因突变若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位置的氨基酸种类,则蛋白质改变,蛋白质的功能也会改变,C错误;
D、隐性突变在纯合子状态下不表现出来,故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掌握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杆(易倒伏)杂交,子二代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
A. | $\frac{1}{8}$ | B. | $\frac{1}{16}$ | C. | $\frac{3}{16}$ | D. | $\frac{3}{8}$ |
6.两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60粒,既有黄色种子又有绿色种子,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
A. | 0粒 | B. | 80粒 | C. | 40粒 | D. | 20粒 |
13.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 | |
B. | 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 | |
C. | 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小部分变成热能散失,造成能量的浪费 | |
D. | 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 |
10.在生物学研究中,为研究一些物质,需要一些试剂对一些物质进行鉴定.请填全下面表格.
需鉴定的物质 | 蛋白质 | 脂肪 | 还原糖 | 淀粉 |
试剂 | 双缩脲试剂 | 苏丹Ⅲ或苏丹Ⅳ | 斐林试剂 | 碘液 |
颜色 | 紫色 | 橘黄色或红色 | 砖红色 | 蓝色 |
7.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 |
B. | 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 |
C. |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 |
D. |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新群落形成的速度 |
8.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四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选材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 胡萝卜可选作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 |
B. | 将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混合,摇匀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 | |
C. | 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Ⅳ染液检测脂肪 | |
D. | 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