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整个分裂过程中,①所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

B.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形成主要发生在细胞②所处时期

C.细胞③处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D.③④所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量之比为12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和识图分析可知,该细胞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图中①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开,染色体移向两极,为有丝分裂的后期,②细胞内纺锤体、染色体出现,核膜、核仁正在消失,为有丝分裂的前期,③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④细胞内新的细胞壁形成,核膜、核仁逐渐重建,染色体解旋为染色质,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在整个分裂过程中,①所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A正确;

B、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不能移向两极,因此秋水仙素作用的时期是②细胞所处的前期,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含有单体,染色体与DNA数量之比为12,而④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染色体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了,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量之比为11D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科学家提出两种不同假说来解释酶与底物的专一性问题,“锁钥”假说和“诱导契合”假说。“锁钥”假说认为,底物和酶好似钥匙和锁的关系,一把锁只能被一把钥匙打开。“诱导契合”假说则认为,底物不能直接与酶很好地结合,与酶接触后会诱导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结构改变后的酶可以与底物完美结合,这就好像两个人握手的过程一样。科研人员为证明上述两种假说,设计如下实验。

在蚯蚓蛋白酶IIEfP-II)反应液中,加入底物CTH,反应生成黄色物质,检测黄色物质的吸光度(A405),绘制出曲线EfP-II+CTH。待上述反应完成后,再加入底物CU,反应产生同样的黄色物质,继续检测吸光度,绘制出曲线EfP-II+CTH+CU。各种不同底物组合的反应曲线,如下图。

1)蚯蚓蛋白酶II是由蚯蚓细胞________上合成的具有__________作用的一种蛋白质。蚯蚓蛋白酶II的酶活性可以用单位质量的酶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

2)在酶反应液中,分别进行

操作①:先加入CTH250min后再加入CU。结果如图(a)所示。

操作②:先加入CU250min后再加入CTH。结果如图(b)所示。

比较操作①与②,加入第二种底物后酶促反应速率变化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酶与底物专一性的假说,推测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的反应速率结果可以支持这一推测。

3)“锁钥”学说和“诱导契合”学说的主要分歧在于,酶与底物结合时,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分析,请在下面选择你认为本实验结果支持的假说,并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不支持任何一种假说,请选择不支持现有假说,并写出可以解释实验结果的假说。

①支持“锁钥”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支持“诱导契合”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支持现有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