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O2浓度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8

C O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0.8

A. 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3%25%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B. 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C. O2浓度为3%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2

D. 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3%7%时,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图表分析:在O2浓度为0时,苹果果肉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在O2浓度为1%~3%时苹果果肉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随着O2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减弱,释放的CO2减少,当O2浓度达到5%时,这时苹果果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并且随着O2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强度在增加,当O2浓度达到20%时,再增加O2浓度,有氧呼吸强度不再增加。据此分析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有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A. 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5%25%时只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B. O2浓度达到20%时,再增加O2浓度,有氧呼吸强度不再增加。因此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B错误;

C. O2浓度为3%时,依据有氧呼吸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消耗0.3molO2,产生0.3molCO2,需要葡萄糖0.05mol,剩余的CO2=0.5-0.3=0.2mol,由无氧呼吸产生,依据无氧呼吸反应式,可知产生0.2molCO2需要葡萄糖0.1mol,因此可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2倍,C正确;

D. 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3%7%时,释放的CO2相等,但O2浓度为3%时,苹果果肉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依据C选项的计算可知消耗葡萄糖为0.15mol,而O2浓度为7%时,苹果果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依据有氧呼吸反应式可计算出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5/6mol,因此两者消耗的葡萄糖量不相等,D错误;

因此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水稻斑点叶突变体在叶片或叶鞘上形成类似于病斑的斑点,研究斑点叶突变体对揭示植物的抗病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1)经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获得斑点叶突变体s1和s2,分别同野生型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群体

野生型株数

突变型株数

s1 × 野生型

野生型

171

56

s2 × 野生型

野生型

198

68

说明突变性状由单一__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

(2)在s1突变位点的上、下游设计引物,PCR扩增后测序,如下图所示:

s1发生的碱基替换是____________

(3)与野生型相比,s2突变位点具有相应限制酶的识别序列。PCR获得的对应DNA片段用该限制酶处理后电泳,s2的条带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_

(4)结合突变位点进一步分析,s1和s2是水稻E基因突变所致,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__性。s1突变使得转录产物加工形成的mRNA编码区域多出4个碱基,从而造成____________。s2突变导致E蛋白中一个苯丙氨酸变成半胱氨酸,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UUU、UUC;半胱氨酸的密码子为UGU、UGC,推知s2发生的碱基对替换为____________

(5)水稻患白叶枯病时会在叶片上出现病斑,已知水稻E基因功能缺失表现出对白叶枯病原菌很好的抗性。为研究s1、s2突变体是否具有抗白叶枯病的性状,设计了如下实验:从每株s1、s2突变体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全部展开叶片各1片,接种白叶枯病菌,一段时间后测量并比较病斑的长度。请评价此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6)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一种预防白叶枯病的方法。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