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C0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请根据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为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A点时叶肉细胞中02的移动方向是_____。研究者用含180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用化合物和“→”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在不同C02浓度下测定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某种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若在环境浓度C02和高浓度C02条件下,呼吸速率差异不明显:相同时刻中,与环境浓度C02相比,高浓度C02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反应速率__________(较高/相同/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完整的线粒体、叶绿体分别制备成相应的的悬浮液,编号为甲组(含线粒体)、乙组C含叶绿体),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适宜浓度的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给予二组装置充足光照后均气泡产生,请用文字描述甲、乙二组装置产生气泡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较高 高浓度CO2条件下该植物暗反应速率加快,需光反应提供更多的ATP和[H],光反应增强 甲装置中的线粒体利用丙酮酸和水生成CO2并形成气泡 乙装置中的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并形成气泡
【解析】试题分析题图1可知,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为净光合作用的量,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量是实际呼吸作用的量。A点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为0,说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完全被呼吸作用吸收;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逐渐增强,大于5℃后净光合速率大于0,即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实际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图中B点实际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分析题图2可知,随着时间推移,两种二氧化碳浓度下净光合速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且在同一时间,高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较高。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被呼吸作用利用,因此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氧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2)高浓度CO2条件下该植物暗反应速率加快,需光反应提供更多的ATP和[H],导致光反应增强,因此高浓度C02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反应速率较高。
(3)根据题意分析,甲组装置中含有的是线粒体和丙酮酸溶液,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利用丙酮酸和水生成CO2并形成气泡;乙组装置含有的是叶绿体和NaHCO3溶液,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并形成气泡。
【题目】不良环境能使植物体内酶活力下降,酶活力降低的程度可作为衡量植株耐受性的重要指标。为探究不同植物叶片对汽车尾气的耐受能力,研究人员将两年生的香樟和杜鹃分别置于密闭气室中,用相同浓度的汽车尾气处理16h,取叶片研磨后获得叶片研磨液。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每组实验测定4次,每次向锥形瓶中加入2mL叶片研磨液后均测定5min内的气体收集量,结果如表(单位:mL)。请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植物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平均 | |
香樟 | 对照组 | 2.1 | 2.0 | 2.2 | 2.1 | 2.1 |
实验组 | 1.6 | 1.45 | 1.5 | 1.35 | 1.48 | |
杜鹃 | 对照组 | 3.0 | 2.8 | 2.9 | 2.9 | 2.9 |
实验组 | 1.8 | 1.9 | 2.0 | 1.9 | 1.9 |
(1)本实验中应设计的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式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香樟或杜鹃置于_______的密闭气室中放置16小时。
(2)本实验用气体产生量衡量酶活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制备香樟和杜鹃的叶片研磨液时加入缓冲液,其目的是避免研磨过程中_________的变化对H2O2酶产生影响。恒温水浴设定为3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统计气体收集量时,对每种实验材料均进行4次,并计算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表明:对汽车尾气污染耐受力较强的植物是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