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用32P标记的亲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锥形瓶中的培养液用于培养_________,培养液的营养成分中是否含32P_____________

2)图中②(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离心处理后放射性主要出现在 __________BC

3)要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需要设置另外一组实验,即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②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正常细菌。以上实验,经过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最终检测到放射性物质存在的主要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正常细菌,复制出n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1P的噬菌体有 ___________个。

【答案】大肠杆菌 不含有 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使噬菌体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 C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沉淀物 沉淀物和上清液 n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1)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用于培养大肠杆菌,用含32P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能含有32P

2)图中②(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使噬菌体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经离心处理后,噬菌体外壳主要分布在上清液,细菌以及细菌中的子代噬菌体主要分布在沉淀中,故放射性主要出现在C

3)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只能证明DNA进入细菌体内,复制子代噬菌体,但是不知道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作用,故要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需要设置另外一组实验,即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4)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正常的细菌,因为15N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而15N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

5)一个噬菌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理论上分析,一个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复制出n个子代噬菌体,每个DNA中都含有31P,只有2个携带32P,因此其中含有31P的噬菌体有n个。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