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果蝇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用这只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
F1表现全为红眼。上述果蝇的白眼性状是由 _________ 产生的。F1代果蝇随机交配,那么F2的一只雄果蝇体细胞中的 ___ 条染色体来自亲本的雄果蝇。
(2)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_______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基本条件。
(3)对于果蝇来说,正常情况下XX表现为雌性,而XY表现为雄性。染色体异常形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仅有一条性染色体)的果蝇发育为可育的雄性,而性染色体为XXY的果蝇则发育为可育的雌性。科学家还发现有时会出现两条性染色体融合形成并联(XX、XY)复合染色体。
①用普通野生型雌性灰果蝇(X+X+)和隐性突变体雄性黄果蝇(XaY)杂交,后代均为________果蝇。
②用一只隐性突变体雌性黄果蝇(XaXa)与普通野生型雄性灰果蝇(X+Y)杂交,子代中有的个体胚胎时期死亡,生活的个体雌性均为黄果蝇,雄性均为灰果蝇,显微镜检测发现有的死亡胚胎中出现并联复合染色体。请回答:亲本______(雄、雌)性产生了复合染色体;子代中死亡率为_______。子代存活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基因突变 1-8
(2)4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①灰 ②雌 50% XaXaY、X+O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知,白眼性状可以遗传,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则为基因突变产生的;亲代雄果蝇8条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则F1代雌果蝇、雄果蝇各有四条染色体来自于亲代雄果蝇,另外4条染色体来自于亲代雌果蝇,F1代雌、雄果蝇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则形成的雌配子有(0-4)条来自亲代雄果蝇,雄配子有(1-4)条来自亲代雄果蝇(Y必然是),因此有1-8条来自亲代雄果蝇。
(2)将F1中雌果蝇(BbVv)与黑身残翅(bbvv)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则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比例不为1∶1∶1∶1可知并不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而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3)①用普通野生型雌性灰果蝇(X+X+)和隐性突变体雄性黄果蝇(XaY)杂交,子代为X+Xa、X+Y,即雌、雄都为灰果蝇。
②用一只隐性突变体雌性黄果蝇(XaXa)与普通野生型雄性灰果蝇(X+Y)杂交,若染色体正常则子代为X+Xa(雌性灰果蝇)、XaY(雄性黄果蝇),但是子代中有的个体胚胎时期死亡,生活的个体雌性均为黄果蝇,雄性均为灰果蝇,若雌性出现并联复合染色体[(XaXa)\O],雄性则为[X+\\Y],则子代为XaXa X+(雌灰)、XaXaY(雌黄)、O Y(雄)、O X+(雄灰);若雄性出现并联复合染色体为[(X+Y)、O],雌性为 [Xa、Xa],则子代为Xa X+Y(雌灰)、Xa O(雄黄),不符合题意,因此出现并联复合染色体的为雌性,死亡的个体为XaXa X+(雌灰)、O Y(雄),占子代的50%.
【题目】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 _的植株不能长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bb和aabb植株的顶端长出的是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上述材料作亲本,杂交后得到下表中的结果。则所用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类型 | 正常株 | 雄株 | 雌株 |
数目 | 998 | 1001 | 1999 |
A.aaBb×Aabb或AaBb×aabb
B.AaBb×Aabb或AaBb×aabb
C.aaBb×AaBb或AaBb×Aabb
D.aaBb×aabb或Aabb×aabb
【题目】2,4-D不仅是一种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作为除草剂,其环境效应受人关注。为研究2,4-D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取自6个不同地区的土样,2,4-D浓度为0.1、0.5、1.0、2.0、5.0、10.0mg/L的甲苯溶液,甲苯溶液,土壤脲酶活性检测仪。
(1)请设计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
(2)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酶活性,数值越高代表活性越强)。
土壤脲酶活性(相对值)2,4-D浓度(mg/L) | 土样1 | 土样2 | 土样3 | 土样4 | 土样5 | 土样6 |
0 | 17.80 | 14.84 | 19.20 | 27.96 | 29.20 | 27.66 |
0.1 | 18.30 | 16.46 | 17.38 | 26.68 | 25.54 | 29.08 |
0.5 | 16.92 | 16.22 | 17.08 | 27.58 | 26.60 | 26.52 |
1.0 | 18.14 | 15.92 | 18.80 | 27.56 | 28.50 | 27.74 |
2.0 | 19.52 | 17.70 | 18.18 | / | / | / |
5.0 | 8.28 | 5.38 | 12.60 | 12.52 | 14.42 | 16.30 |
10.0 | 7.96 | 6.14 | 11.54 | 12.10 | 16.48 | 20.02 |
③由表可知,随着2,4-D浓度升高,土壤中土壤脲酶活性呈现_____________,表明2,4-D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有一个迟缓期。
(3)由表中数据,能否得出2,4-D浓度为多少时,土样6脲酶活性最大?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