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中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开始的,食用菌和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属于________

(2)农民通过建造沼气池,栽培食用菌,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3)生产上,可利用酵母菌通过分解农作物的秸秆获得酒精。某校的生物探究小组对“固定化酵母细胞与活化的鲜酵母细胞比较,最适pH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实验设计的部分思路如下。

[实验用具]:烧杯、下图装置若干套、活化的鲜酵母菌液、同种酵母菌制成的凝胶珠、适宜浓度的秸秆研磨液、配制好的pH分别为4、5、6、7、8的缓冲液。

[实验步骤]:

Ⅰ.取下图装置5套,加入等量的秸秆研磨液,编号A、B、C、D、E;

Ⅱ.调节各锥形瓶中秸秆研磨液pH分别为4、5、6、7、8;

Ⅲ.各锥形瓶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凝胶珠;

Ⅳ.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各瓶红色液滴移动距离。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步骤IV中所说的相同的“适宜条件”,最重要的是________

②仅根据上述实验步骤Ⅰ-Ⅳ并不能得出“pH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结论,原因是原实验步骤没有设计________,无法从数据的比较上得出结论。

③如果实验设计无误,实验的结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________,另一种________

④请设计一个改正实验步骤后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答案:
解析:

  答案:(1)农作物固定太阳能 分解者

  (2)整体性

  (3)①温度 ②对照实验(活化的鲜酵母菌液的分解实验)

  ③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最适pH改变了 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最适pH没有改变

  ④

  试题解析:

  (1):本小题考查《必修Ⅲ》课本中关于生态系统成分和能量流动的描述,熟悉课本内容即能正确作答。

  (2):本小题考查《选修Ⅲ》课本中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熟悉课本内容即能正确作答。注意:考生若对相关概念不熟悉,容易将此小题误答为“协调与平衡原理”或“系统整体性原理”。

  (3):本小题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第①小问要抓住“最重要”这一关键信息,方能得出正确答案。第②小问需要考生充分熟悉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对照原则。第③小问只要抓住题干中“最适pH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关键信息,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第④小问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题目中“固定化酵母细胞与活化的鲜酵母细胞比较,最适pH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要求,提炼出“最适pH”及“比较”这两个关键条件,并能以表格形式准确体现。


提示:

本题以生态农业这一热点问题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生物学实验的分析和记录方法等内容,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