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人体生殖器官某细胞的核DNA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④属于DNA复制期
B.⑤时期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②和⑥时期
D.a过程为有丝分裂,b过程为减数分裂
【答案】B
【解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为人体生殖器官中某细胞的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表示有丝分裂过程,b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图中①表示有丝分裂间期(S期);②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③表示有丝分裂末期;④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S期);⑤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⑦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A、①属于有丝分裂间期(S期),④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S期),这两个时期细胞都进行DNA的复制,A正确;
B、⑤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此时期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B错误;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图中②和⑥时期,C正确;
D、据分析可知,a表示有丝分裂过程,b表示减数分裂过程,D正确。
故选B。
【题目】某患者因血尿入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患者遗传系谱如图1(相关基因用B/b表示)。
【1】据图1分析,Ⅱ-2所患疾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Ⅱ-1的基因型为______。
经检查,Ⅱ-2视力和听觉也出现广泛受损。研究者进一步对Ⅰ-1和Ⅱ-2相关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
【2】与正常人的碱基序列相比较,引起Ⅱ-2变异的原因是______。
A.碱基对增加
B.碱基对缺失
C.碱基对替换
D.基因重组
【3】从测序结果分析,Ⅰ-1体内肾细胞和皮肤细胞中相关基因序列______(相同/不同)。与Ⅱ-2相比,Ⅰ-1视力和听觉正常,仅有轻度血尿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肾小球性血尿的症状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较轻
B.Ⅰ-1为杂合子,肾小球未病变,产生血尿是偶然现象
C.在胚胎发育成Ⅰ-1时某些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形成肾细胞
D.致病基因在Ⅰ-1肾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Ⅲ-2和一个不携带致病基因的男性婚配后,希望生育的后代不携带致病基因。医生选取了Ⅲ-2的4个卵,对其产生过程中的极体进行了遗传检测(不考虑交叉互换),其中,编号①和②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来源于同一细胞。结果如下表。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遗传信息 | ||||
来源 | 第二极体 | 第二极体 | 第一极体 | 第一极体 |
正常基因模板链: |
【4】依据表中信息,医生应选择编号为______的卵进行人工受精可实现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后代的目的。请根据减数分裂的知识,解释医生这样选择的依据:______。
【题目】1969 年,道格·科曼将实验室中的两类体型异常肥硕的小鼠(称为 db 鼠和 ob 鼠)分别与正常鼠进 行了连体实验。连体实验指将两只鼠从肩膀到盆腔之间的皮肤连在一起,让两者的血液循环联通。请回 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科曼曾设想两只小鼠肥胖的原因是血液中缺乏某种可以抑制食欲的物质,若设想成 立,则连体小鼠中的肥胖鼠的摄食量变化应为____。
(2)连体小鼠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得到实际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处理 | 实验结果 |
db 鼠和正常鼠连体 | db 鼠摄食量变化不大,正常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
ob 鼠和正常鼠连体 | ob 鼠摄食量明显减少,正常鼠摄食量变化不大 |
① 根据实验结果,小鼠肥胖的原因并不是血液中缺乏某种抑制食欲的物质,科曼重新作出假设:
db 鼠血液中存在能抑制食欲的物质且比正常鼠血液中浓度高,但 db 鼠__________,从而 导致肥胖。而 ob 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缺乏该抑制食欲的物质。
② 新的假设能完美解释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验证,可将 db 鼠和 ob 鼠进行连体,若实施实验后发现__________,说明新的假设成立。
③ 为排除手术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还需增设_________作为对照。
(3)1995 年,这种能够抑制食欲的化学物质终于被确认且被命名为瘦素。某研究小组分别将两组 小鼠做切除甲状腺及假手术处理,发现切除甲状腺导致血清瘦素水平上升。欲利用切除甲状腺的小鼠继 续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能抑制瘦素分泌,请写出简要方案:
①分组。实验组:_________;对照组:_________。
②培养与检测:_________。
(4)已知高脂饮食及年龄增长都可引起瘦素分泌增多。若持续给两组正常幼鼠分别喂食普通饲料 和高脂饲料,请在一个坐标图中用曲线预测血清瘦素(pg/ml)水平的变化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