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图甲表示高等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注:请在[ ]内填数字或字母,在 ________ 上填文字。
(1)图中激素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人血液中B的含量变化对A、C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2)与D相关的有两种激素,它们的作用相互__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3)图乙中骨骼肌的活动受到神经的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ACh(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中[ ]________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将以________形式穿过________层膜进入③中,然后与ACh受体结合,使肌细胞的膜电位变化为________,产生的小电位最终汇集引起肌肉收缩。在此过程中③处的液体为________。
(4)若处骨骼肌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图乙轴突上______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
(5)某种麻醉剂能阻断兴奋在乙处的传递,同时检测到处的信号分子的含量正常,根据图乙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负)反馈 拮抗 突触小泡 胞吐 0 外负内正(内正外负) 组织液 无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麻醉剂阻止突触后膜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的结合(麻醉剂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
【解析】
据图图甲中,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甲状腺激素,C表示促甲状腺激素,D表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图乙中,①表示突触小泡,②表示突触前膜,③表示突触间隙,④表示突触后膜。
(1)据图分析可知,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C是促甲状腺激素;常人血液中B的含量变化对A、C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
(2)图甲中D相关的有两种激素分别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它们的作用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3)分析题图乙可知,①是突触小泡,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突触小泡中;Ach进入③突触间隙的过程是胞吐过程,不属于跨膜运输,因此穿越生物膜的层数是0。③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兴奋沿着神经元轴突传递到轴突末端,引起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膜内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4)若处骨骼肌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图乙轴突上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5)某种麻醉剂能阻断兴奋在乙处的传递,同时检测到③处的信号分子的含量正常,根据图乙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麻醉剂阻止突触后膜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的结合。
【题目】红树植物健康生长需要适宜的淹水环境和盐度。随着底泥的淤升,华侨城湿地红树林生境陆化严重,红树植物长势变差。
(1)华侨城湿地红树林优势种为秋茄,平均树高约7米,林下有零星分布的桐花树。该湿地所有生物构成一个_________。秋茄与桐花树高低错落,说明具有________结构,有利于_________。
(2)通过周期性补水,模拟秋茄林的淹水生境,在研究区域的秋茄林内设置3个补水组样方和3个对照组样方,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处理相应时间后,采用__________取样,每个样方内取3个30cm深的沉积柱样土壤底泥,每个沉积柱以5cm间隔进行分样,将3个沉积柱同一水平的分样混匀,总共获得_________份沉积物样品。测量底泥的理化性质如下表所示:
含水率/﹪ | 盐度/‰ | |
对照组平均值 | 40.20±4.10 | 1.89±0.37 |
补水组平均值 | 42.46±3.20 | 2.12±0.45 |
补水对秋茄成林具有修复作用,推测该区红树植物秋茄长势变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选取补水组和对照组中秋茄成熟叶片,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单位:mg/g)如下图。
叶绿素a具有吸收和转化光能的作用,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图示说明生境陆化对红树植物秋茄叶绿素a的损害程度________叶绿素b,而补水增强秋茄叶片对光能的________能力。
(4)在晴天9:00-11:00光照充足时,选择补水组和对照组的秋茄成熟叶片,进一步测定了光合作用各项指标,如下表所示: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 | 胞间CO2浓度 μmol/m2·s | 气孔导度 mol/m2·s | |
对照组 | 2.13 | 387.27 | 0.086 |
补水组 | 5.47 | 356.8 | 0.085 |
说明补水处理有效改善了陆化秋茄林的光合作用,并且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由于气孔开闭导致秋茄林光合速率下降而退化。
(5)秋茄林补水修复研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番茄植株不耐高温,其生长发育适宜温度及光照分别为15~32℃,500~800μmol·m-2s-1。我国北方日光温室夏季栽培生产过程中常遭遇35℃亚高温并伴有强光辐射的环境,会造成作物减产。
(1)PSⅡ和PSⅠ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具有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作用。
图1
如图1所示PSII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一方面将H2O分解为_________和H+,同时产生的电子传递给PSⅠ用于将NADP+和H+结合形成NADPH。另一方面,在ATP合成酶的作用下,H+_________(填写顺或逆)浓度梯度转运提供能量,促进ADP和Pi合成ATP。光反应过程实现了能量由光能转换为活跃化学能的过程。
(2)为研究亚高温高光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番茄植株在不同培养环境下培养5天后测定相关指标如下表。
| 温度(℃) | 光照强度(μmol·m-2s-1) |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 气孔导度(mmol·m-2s-1) | 胞间CO2浓度(ppm) | Rubisco活性(U·ml-1) |
对照组(CK) | 25 | 500 | 12.1 | 114.2 | 308 | 189 |
亚高温高光组(HH) | 35 | 1000 | 1.8 | 31.2 | 448 | 61 |
从表中数据可见亚高温高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并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请说出理由_________。Rubisco是催化图1中过程②_________的关键酶,该酶活性的下降导致②速率下降,光反应产物NADPH([H])和ATP在细胞中的含量__________(填写增加、降低或不变),进而引起光能的转化效率降低,而此时强光下植物吸收的光能已经是过剩光能了,从而对植物产生危害。
(3)植物通常会有一定的应对机制来适应逆境。D1蛋白是PSII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对维持PSII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高温高光下,过剩的光能可使D1蛋白失活。研究者对D1蛋白与植物应对亚高温高光逆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①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三组实验,①组的处理同(2)中的CK,③组用适量的SM(SM可抑制D1蛋白的合成)处理番茄植株并在亚高温高光(HH)下培养。定期测定各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实验结果如下图:
图2
请写出②组的处理: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植物如何缓解亚高温高光对光合作用的抑制的。_________
②Deg蛋白酶位于类囊体腔侧,主要负责受损D1蛋白的降解,如果抑制Deg蛋白酶的活性,请你预测在亚高温高光下番茄光合作用受抑制程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