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肝移植是治疗晚期肝病的一种常规手段,通过不同途径控制移植物排斥反应,已成为肝移植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课题。科研人员采用不同免疫治疗方法对同一品种大鼠肝移植早期免疫排斥反应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分四组,统计其中部分受体大鼠生存时间,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 供体及受体大鼠 | 受体大鼠免疫处理方案 | 生存时间(天) |
A | 同基因大鼠 | 无 | >60 |
B | 异基因大鼠 | 无 | 13.8 |
C | 异基因大鼠 | 环孢素(CsA) | 29.8 |
D | 异基因大鼠 | 环孢素(CsA)+抗CD-40L单克隆抗体 | >60 |
注:环孢素(CsA)可以抑制淋巴细胞反应和增生
(1)在大鼠间移植肝脏时,供体肝作为______会诱导受体大鼠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受体大鼠体内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使供体肝细胞大量裂解,导致受体大鼠死亡。
(2)实验显示,在______条件下,能实现同种异基因肝移植受体大鼠的长期存活。对比表中的实验结果,说明仅使用环孢素(CsA)可以_______,但________。
(3)科研人员将其余受体大鼠在术后7d处死,测定外周血细胞因子IL-2、IL-10的变化。结果如图。
①据图分析,B组大鼠IL-2的表达量最高与该组大鼠出现______反应相一致。推测IL-2能够______大鼠 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IL-10与其作用相反。
②CD-40与其受体CD-40L作为共刺激信号分子,能够传递信号引起T细胞活化,由此分析抗CD-40L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而D组大鼠体内IL-10表达量最高,推测环孢素(CsA)与抗CD-40L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可通过_______延长移植后受体大鼠生存时间。
(4)根据上述研究及相关的免疫学知识,你认为采用联合免疫治疗在选择联合使用的两种药物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
【答案】抗原 环孢素(CsA)与抗CD-40L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 延长同种异基因肝移植受体大鼠的生存时间 效果不如环孢素(CsA)与抗CD-40L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及同基因大鼠间的移植 免疫排斥 促进 抗CD-40L单克隆抗体可与CD-40L结合,阻碍信号的传递,抑制T细胞活化 增强IL-10对免疫细胞的抑制效应 各种制剂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不影响受体大鼠对其他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等
【解析】
器官移植后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该排斥反应进行的是细胞免疫,因此在器官移植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药物抑制T淋巴细胞的数量而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同种异基因肝移植受体大鼠存活时间较短,但对同种异基因肝移植受体大鼠使用环孢素(CsA)治疗后可延长存活时间,而使用环孢素(CsA)+抗CD-40L单克隆抗体联合治疗后,能实现同种异基因肝移植受体大鼠的长期存活。
(1)器官移植后,细胞免疫会将移植器官中的细胞作为靶细胞进行攻击。所以供体肝作为抗原会诱导大鼠产生大量效应T细胞,发生免疫排斥。
(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在环孢素(CsA)与抗CD-40L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条件下,能实现同种异基因肝移植受体大鼠的长期存活。对比表中的实验结果(存活时间29.8>13.8),说明仅使用环孢素(CsA)可以延长同种异基因肝移植受体大鼠的生存时间,但效果不如环孢素(CsA)与抗CD-40L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及同基因大鼠间的移植。
(3)①表格中B组大鼠移植后由于免疫排斥作用个体存活时间最短,而图示中B组大鼠IL-2的表达量最高,可能与该组大鼠出现免疫排斥反应相一致。由于针对移植器官主要发挥作用的是细胞免疫,可推测IL-2能够促进大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柱形图中同种异基因肝移植的个体存活时间越长,外周血细胞因子IL-10含量越高,可推测IL-10与IL-2作用相反。
②抗体与抗原可以发生特异性结合,根据“CD-40与其受体CD-40L作为共刺激信号分子,能够传递信号引起T细胞活化”,由此可知抗CD-40L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是与CD-40L结合,阻碍信号的传递,抑制T细胞活化。而D组大鼠体内IL-10表达量最高,推测环孢素(CsA)与抗CD-40L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可通过增强IL-10对免疫细胞的抑制效应延长移植后受体大鼠生存时间。
(4) 为了使药效达到最佳使用效果,使用时应考虑各种制剂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以及不影响受体大鼠对其他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等。
【题目】乙烯作为植物激素在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ACC作为乙烯的前体物可提高内源乙烯的含量。科研人员以萌发的豌豆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源ACC对过氧化氢胁迫下豌豆根水平弯曲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对弯曲影响的机制。
(1)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会产生H2O2,细胞内的______可催化分解H2O2,以避免H2O2浓度过高对细胞产生毒害。研究发现,与植物激素一样,H2O2也可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植物体对生命活动的_______过程,对豌豆根水平弯曲产生影响。
(2)将萌发的豌豆种子培养在以下不同处理条件下,处理组合及处理72h后根的弯曲情况如下表。
组别 | 对照组 | T1 | T2 | T3 | T4 | T5 | |
处理 | H2O2 mol·L-1 | 0 | 40 | 40 | 40 | 40 | 40 |
ACC | 0 | 0 | 1 | 10 | 25 | 50 | |
结果 | 根弯曲率(%)mol·L-1 | 0 | 56.7 | 45.6 | 35.3 | 26.4 | 13.7 |
弯曲程度 |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实验结果表明,T1处理条件下,豌豆根的弯曲率和弯曲程度_______。据实验结果分析外源ACC的作用是_______,且随着ACC浓度的增加,_______。
(3)研究发现,植物根的向重力性生长的改变可以由淀粉的含量变化诱导,赤霉素(GA3)能激活淀粉酶的活性。为进一步分析外源ACC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测定了上述实验处理条件下根中赤霉素含量、淀粉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外源AC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