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面是某雄性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部分时期细胞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①中有_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__个DNA分子。图①中发生的染色体的行为是___________,这也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3)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按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④的正确排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 4 8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③④ ②①④③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①中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中同源染色体配对,排列在赤道两侧,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上,细胞处于减数第次分裂中期。
(1) 图中①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图中②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排列在赤道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因此①②属于初级精母细胞。
(2) ①中着丝点没有分裂,含有4条染色体,此时期每条染色体中有2个DNA分子,因此共有8个DNA分子。图中①发生的染色体的行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细胞③④分别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中期,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已分离,所以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③④。
(4) ①②③④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故按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④的正确排序应为②①④③。
【题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重要代谢过程,研究环境因素对它们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科研小组选用某植物幼苗,用一定体积的完全营养液(水培方法如下用所示)在35℃条件下进行连续培养(其他培养条件恒定且适宜),每天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导度表示的是叶片气孔张开的程度),结果如图所示。
(1)水培幼苗时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2)培养到在第7天时,经检测发现培养瓶中的完全培养液的浓度明显上升,而植物幼苗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却都比第1天时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若将第7天时该幼苗的叶片打成大小相等的圆片,并将相同数显的叶圆片分別放入A四组烧杯中,在25℃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内容与结果见下表。
组别 | 烧杯中液体成分 | 处理条件 | 处理时间 | 检测结果 |
A | 富含CO2的蒸馏水 | 弱光照 | 24h | + |
B | 富含CO2的蒸馏水 | 黑暗 | 24h | - |
C | 富含CO2的蒸馏水 | 强光照 | 24h | ++ |
D |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 黑暗 | 24h | + |
注:“+”表示检出淀粉,“++”表示检出淀粉含量较高表示未检出淀粉
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________。B组实验中未检出淀粉的原因是________。D组实验的结果表明________。
【题目】中学印刷试卷多数使用蜡纸,蜡纸的主要成分是棉花纤维和石油蜡。蜡纸成本低, 但在自然环境由于透水性差而难以降解。某课题小组尝试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分解石油蜡的微生物,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几个地方的土壤样品中最可能筛选出目的菌(______)。
A.农田里 B.炼油厂附近 C.食品加工厂附近 D.化肥工厂附近
(2)培养基在配制时应该以石油蜡为唯一________,培养瓶和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在成分上的差异是前者缺少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希望通过培养皿中的分解圈来筛选分解能力最强的微生物,结果发现其中每个圈子几乎交错一起, 还有很多菌落紧挨在一起, 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提出,将培养瓶中的石油蜡换为蜡纸碎屑,希望筛选出能够同时分解油蜡和棉花纤维的微生物,这种方法是否可行?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配制含琼脂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后,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当培养基温度下降到 50℃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下表处理将处理后的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 2~3 天,观察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特征和数目。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处理 |
A 组 |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 0.3 米处暴露 15 分钟 |
B 组 |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 0.6 米处暴露 15 分钟 |
C 组 |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 0.9 米处暴露 15 分钟 |
D 组 |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 1.2 米处暴露 15 分钟 |
E 组 | 不打开培养皿盖 |
①上述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