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图为酵母菌和人体细胞呼吸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条件X下酵母细胞呼吸时,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3

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C.氧气不足时,人体肌细胞产生的CO2量大于O2的消耗量

D.人体细胞和酵母菌都能在XY条件下呼吸,皆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

【答案】BCD

【解析】

人体有氧呼吸和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分析图示可知。X为无氧条件、Y为有氧条件,a为水;b为二氧化碳;c为乳酸;d为酒精。

A、由分析可知,条件X无氧条件下酵母细胞呼吸时,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3处,分别是酒精中、热能和ATP中,A正确;

B、条件Y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B错误;

C、氧气不足时,人体肌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等于O2的消耗量,无氧呼吸没有气体生成,C错误;

D、酵母菌能在X或Y条件下生存,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而人在有氧条件下能生存,在无氧条件下不能生存,故人属于需氧型生物,D错误。

故选B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杂交水稻虽然性状优良,但在有性繁殖过程中,具有高产等优良特性会出现分离。由此,杂交作物的后代(杂种植物)无法保持同样的优良性状。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关键的B基因,为探究其作用,进行了如下研究。

1)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与野生型水稻的B基因利用____________酶形成融合基因,转入到普通水稻获得转基因水稻(B-GFP),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_

2)将野生型水稻与转基因水稻进行杂交或自交,授粉25小时后,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胚中B基因的表达情况,请完成下表和问题。

杂交组合

BGFP×♂野生型

♀野生型×♂BGFP

BGFP×♂BGFP

预期结果

具荧光:无荧光=11

_____________

实际结果

无荧光

全部具荧光

1/2具荧光

根据结果可知只有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本/母本)的B基因表达,而出现了上述实验现象,并没有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的特征。

3)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授粉65小时后的受精卵,发现来自于母本的B基因也开始表达。由此推测,可能是来自于父本B基因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促进/抑制)后期来自于母本中的该基因的表达,从而启动胚的发育。

4)研究人员设想:可以使野生型水稻(杂种植物)在未受精的情况下,诱发卵细胞中B基因表达,发育为胚。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图操作,请你根据技术操作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①卵原细胞经M技术处理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形成卵细胞。

②精细胞参与了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卵细胞在未受精情况下发育为新个体,该育种方式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