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施来登和施旺提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产生的
B.细胞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新细胞来自老细胞,A正确;
B、细胞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B正确;
C、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题目】β-胡萝卜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广泛用作食品、饮料的添加剂。A菌的代谢能产生β-胡萝卜素,利用A菌生产β-胡萝卜素可缓解β-胡萝卜素不足的现状。请回答:
(1)培养A菌的液体培养基主要含有玉米淀粉、黄豆粉、KH2PO4和K2HPO4等。此培养基中作为氮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KH2PO4和K2HP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固体培养基相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A菌的生长繁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收集的A菌菌体挤干水分、烘干,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β-胡萝卜素,下表是萃取效果。与氯仿和石油醚相比,利用乙醇和丙酮进行萃取的效果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石油醚和氯仿中,建议选用石油醚作萃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萃取温度过高或萃取时间过长都会使β-胡萝卜素的收率(萃取获得量)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 | ||
溶剂 | 沸点/C | β-胡萝 卜素产量(g/L) |
乙醇 | 78 | 0.12 |
丙酮 | 56.5 | 0.15 |
氯仿 | 76 | 0.25 |
石油醚 | 110 | 0.34 |
(3)提取所获得的β-胡萝卜素粗样中可能含有其它色素,对此应如何鉴定?______________。
【题目】已知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品种家蚕结茧颜色有黄茧和白茧,其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A控制形成黄茧,a控制形成白茧,基因B可抑制基因A的作用。幼蚕正常体色与油质体色受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根据以下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亲本(P) | F1 | 白色正常 | 白色油质 | 黄色正常 | 黄色油质 |
父本:黄色正常 | 雄性 | 6/16 | 2/16 | ||
母本:白色正常 | 雄性 | 3/16 | 3/16 | 1/16 | 1/16 |
A.家蚕的上述三对等位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家蚕的正常体色对油质体色为显性
C.上述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ZTZt×aaBbZTW
D.家蚕群体中的油质体色个体数量雄性多于雌性
【题目】已知控制果蝇的红眼(R)和白眼(r)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个纯合绯色眼雌果蝇品系,将绯色眼果蝇与纯合的红眼果蝇、纯合白眼果蝇杂交,F1均为绯色眼。甲同学认为上述绯色眼基因与红眼、白眼互为等位基因,用“+”表示。乙同学认为绯色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与R/r无关,用“A”或“a”表示。为了验证两位同学的推测,他们进行如下实验:
组合Ⅰ:绯色眼♀×红眼果蝇→F1随机交配→F2;
组合Ⅱ:绯色眼♀×白眼果蝇→F1随机交配→F2。
回答下列问题:
(1)绯色眼为_______________性状。
(2)如果甲同学的推测正确,所有绯色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组合Ⅰ的F2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组合Ⅱ的F2雄果蝇中,白眼果蝇占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结果如下:
组合 | F2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 | ||||
雌性 | 雄性 | ||||
绯色眼 | 红眼 | 绯色眼 | 红眼 | 白眼 | |
Ⅰ | 3/8 | 1/8 | 3/8 | 1/8 | 0 |
Ⅱ | 3/8 | 1/8 | 3/8 | 1/16 | 1/16 |
实验结果支持_______________同学的推测。亲本绯色眼♀、红眼果蝇、白眼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就上述基因而言,表现型为绯色眼果绳的基因型种类共有_______________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