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由于存在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 内种群数量减少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答案】B
【解析】
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2、分析柱形图:图示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见,该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增加后降低,说明其数量呈“S”型增长。
A、该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说明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
B、第5年时该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而此时种群数量为200只,因此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B正确;
C、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仍然大于0,说明该阶段种群数量仍然不断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C错误;
D、东方田鼠属于有害生物,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以下可有效防治鼠患,D错误。
故选:B。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取A、B两个锥形瓶,分别放入适量的等体积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A瓶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B瓶不做处理,再将A、B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分析回答:
(1)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两个计数室(规格为:1 mm×1 mm×0.1 mm,16中方格×25小方格)。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a. 一块盖玻片能同时覆盖两个计数室
b. 活酵母菌可以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
c. 先向计数室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
d. 视野中酵母菌存在“抱团”现象与取样前没有充分振荡、摇匀有关
(3)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___再计数。该实验中A瓶的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
时间(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
酵母菌数量(万个/mL) | 32 | ? | 180 | 256 | 257 | 258 | 192 |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万个/mL。据表分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相当一段时间内,呈______型增长。6到7天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画出酵母菌的增长速率的曲线 ________。
【题目】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菌种 | 菌落直径:C(mm) | 透明圈直径:H(mm) | H/C |
细菌Ⅰ | 5.1 | 11.2 | 2.2 |
细菌Ⅱ | 8.1 | 13.0 | 1.6 |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以上两种细菌均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细菌Ⅱ分解淀粉能力比细菌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