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1、图2为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种群密度时所绘制的图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代表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一个样方(长、宽约为1 m),其中的一个圆点代表一株蒲公英,三角形代表其他植物,则该样方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实际调查时,对处于样方界线上的蒲公英应如何计数?____________。为了________,往往需要取多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平均值来代表整个地块的情况。请在图3方框内画出_______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时的样方位置。
(2)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1 mm×1 mm×0.1 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分布如图2所示(黑点代表酵母菌),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为_____ 个/mL。每次在用滴管从试管中取样前,需要将培养液_______。
(3)若以黑线姬鼠为调查对象,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黑线姬鼠的标记物有脱落的现象,则获得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比实际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要使调查的结果与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填编号)。
①有较多的个体迁出调查区 ②有较多的个体迁入调查区 ③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 ④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死亡
(4)若年初时(3)中草原上黑线姬鼠有10 000只,年末时有11 000只,其中新出生的为2 000只,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__________,种群数量只增加了1 000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0株/平方米 看蒲公英的茎杆是否在界线上,如果在界线内,直接计入,如果在界线外,不计,如果在界线上,计入相邻两界线及其夹角上的蒲公英 避免偶然性 1×108 摇匀 偏大 ③④ 20% 死亡和迁出
【解析】
1.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
(3)常用取样:
①五点取样法: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要求一致,适用于总体为非长条形。
②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长条形的总体,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例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以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
(4)计数原则: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数。
2.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
3.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1)若图一代表“样方法”所取得的一个样方(长宽均为1m),其中的一个圆点代表一株蒲公英,三角形代表其他植物,则该样方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10÷(1×1)=10株/平方米。实际调查中,蒲公英植株因较大,可能会出现部分叶片正好处于样方的界线上,这时需要看蒲公英的茎杆是否在界线上。如果在界线内,直接计入,如果在界线外,不计,如果在界线上,计入相邻两界线及其夹角上的蒲公英。为了避免偶然性,往往需要取多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平均值来代表整个地块的情况。“五点取样法”时的样方位置为:
。
(2)图二表示显微镜下看到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0.1mm,1/400mm2)的计数室,圆点代表酵母菌。根据五点取样法可以确定,五个样方中酵母菌分别为5、4、3、4、4,因此可以估算图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5+4+3+4+4)÷5÷16÷(0.1×1/400)×103×100=1×108个/mL。每次在用滴管从锥形瓶中取样前,为了使酵母菌混合均匀,需要将培养液摇匀。
(3)黑线姬鼠的标记物有脱落的现象,则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上述估计的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因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对种群的个体数量具有决定作用,所以要使调查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数,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没有明显变化。
(4)若年初时黑线姬鼠有10000只,年末时有11000只,其中新出生的2000只,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2000÷10000×100%=20%,种群数量只增加了1 000只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鼠的死亡和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