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饭后和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曲线,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b上升主要是食物的消化、吸收所致
B.b﹣c合成肝糖原,e﹣﹣f分解肝糖原
C.b﹣c和e﹣﹣f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均增加
D.d﹣﹣e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糖的氧化分解加速
【答案】C
【解析】解:A、吃饭后,a﹣b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食物的消化、吸收所致,A正确;
B、b﹣c段血糖含量降低主要是在胰岛素的作用下,促进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肝糖原,或肌糖原,e﹣﹣f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B正确;
C、b﹣c段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增加,e﹣﹣f段血糖含量升高,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C错误;
D、d﹣﹣e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运动导致糖的氧化分解加速,D正确.
故选:C.
【题目】下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有机物,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
(1)请绘出甲中相邻两个单体间和丙(肽链)中相邻两个单体之间相连的示意图。______
甲 | 丙 |
(2)若丙中某一肽链为60肽,丙氨酸的个数及位置如图,脱掉丙氨酸,则所能形成的有机物中,肽键数目减少___个,氨基数目增加_____个。
(3)图中具有特异性的物质有___________(甲、乙、丙、丁、戊、己、1、2、3、4)。
(4)从分子水平分析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从进化的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是由于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种群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5)图2结构有三条多肽链,271个氨基酸,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R基中的巯基(—SH)脱氢形成的一个二硫键(—S—S—)。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
【题目】在《黄帝内经》中,五谷被称之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 现代常用汉语中,通常说的五谷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同对也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而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科研工作若对五谷中的荞麦和水稻的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系列实验研究如下:
实验一:研究人员为探究荞麦主茎颜色、花柱长度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以自交可育的普通荞麦纯种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 亲本 | F1表现型 | F2表现型及数量 | F2理论比 |
甲 | 绿茎尖果X绿茎钝 | 红茎尖果 | 红茎尖果271 红茎钝果90 绿茎尖果211 绿茎钝果72 | ? |
乙 | 花柱长X花柱同长 | 花柱同长 | 花柱同长126 花柱长34 | 13:3 |
实验二:进一步对主茎颜色与花柱长度进行研究,结果如图。
实验三: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某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测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如下结果:商杆抗焫;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4: 1:1:4。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一可知,三对相对性状中,最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主茎颜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两对等位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红色,那么实验一甲组合的F2理论比是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的实际结果分析,红茎花柱长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用图中表示基因型的方法表示)。
(4)根据实验三分析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____(填“遵循”和“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5)有人针对实验三实验结果做出了如下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的比例为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若上述假说正确,则用F1自交,其后代中aabb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