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与纤维素分解菌及其分离实验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
B.正确的操作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挑选菌落
C.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透明复合物,所以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纤维素酶产量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解纤维素菌株的筛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原理:
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A、纤维素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A正确;
B、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B正确;
C、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C错误;
D、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D正确。
故选C。

【题目】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现将小鼠X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 1 | 2 | 3 | 4 | |
处理 方法 | 胰岛素 | + | - | + | - |
阿司匹林 | - | + | + | - | |
生理盐水 | - | - | - | + | |
实验结果(血糖浓度) | ? | 高于正常 | ? | 高于正常 |
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
A.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个体
B.第1、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
C.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
D.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题目】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操作及目的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目的 |
A | 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 1:1 )解离 | 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 |
B | 在清水中漂洗 | 进一步促进解离 |
C | 制片时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 | 使细胞分散开利于观察 |
D | 观察时要先找到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的细胞 | 找到根尖分生区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