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隔离海岛上主要存在着草本植物、野兔等生物,科研人员对岛上野兔种群的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野兔数量的调查—般采用__________法,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严寒环境(11月一1月)不利于野兔中____________个体的生存;当野兔种群中雌性__________雄性(填“>”、“〈”或“=”)时,更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3)为了减轻野兔对植被的破坏,防治野兔最有效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填“3-4月“、“5-6月”或“7-8月”),因为此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该海岛改作牧场,从生态系统功能上分析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标志重捕法 野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雌性 > 3-4月 种群数量增长慢,恢复能力弱,易于控制 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更多流向人类(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解析】
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项 目 | “J”型曲线 | “S”型曲线 |
含 义 | 种群不受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的数量往往呈指数增长.它反映了种群增长的潜力. | 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当种群数量为1/2K时,增长速率达最大值.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 |
前提条件 | 环境资源无限 | 环境资源有限 |
λ(Nt+1/Nt) | 保持不变 |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
种群增长率(dN/Ndt) | 保持不变 |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
种群增长速率(dN/dt) |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上升 |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上升,到一定密度再下降 |
K值(环境容纳量) | 无K值 | 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
(1)由于野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对野兔数量的调查。
(2)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严寒环境(11月-1月)性别比例较小,不利于野兔种雌性个体的生存;当野兔种群中雌性数量大于雄性数量时,更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3)分析曲线图显示,3-4月种群数量增长慢,恢复能力弱,易于控制,为了减轻野兔对植被的破坏,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最有效的时间是3-4月。
(4)从生态系统功能上分析,如果把该海岛改造成牧场,可以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更多流向人类(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题目】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
(1)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是实现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的主渠道。
(2)若B中的能量不变,将D的食物比例由B:C=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
(3)图中碳元素在B、E间以___________形式传递。虽然氮元素也是不断循环的,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 0+ | 1+ | 2+ | 3+ | 4+ | 5+ | 6+ |
个体数 | 92 | 187 | 121 | 70 | 69 | 62 | 63 |
年龄 | 7+ | 8+ | 9+ | 10+ | 11+ | ≥12 | |
个体数 | 72 | 64 | 55 | 42 | 39 | 264 |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