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1、2是指反射弧中的两位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1处后,该处发生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 引起Ⅱ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转运的方式进入突触后膜
C.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无离子进出
D. 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答案】B
【解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反射与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1位于d所示的传入神经上,刺激1处后,该处产生兴奋,但不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膜外低,引起Ⅱ所示的突触后膜兴奋的过程中,Na+顺浓度梯度经过通道蛋白进入突触后膜,此方式属于被动转运中的协助扩散,B正确;神经细胞内的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C错误;d为传入神经, b为传出神经,切断d,刺激b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效应器,因此会引起效应器收缩,D错误。
【题目】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 | 9mol | 12.5mol | 15mol | 30mol |
产生酒精的量 | 9mol | 6.5mol | 6mol | 12mol |
A. a浓度时酵母菌需氧呼吸速率等于厌氧呼吸速率
B. b浓度时酵母菌需氧呼吸速率大于厌氧呼吸速率
C. 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 d浓度时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题目】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分析讨论或结果预测。
(1)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中,需要用玉米籽粒作对比,其中作为实验组的是____(煮过/未煮过)的玉米籽粒,最后是观察比较籽粒中_____(胚/胚乳)的着色情况。
(2)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如下表),1%的淀粉溶液需用_______溶液配制。如果1号试管内呈现轻度阳性反应,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试管 | 1 | 2 | 3 | 4 | 5 | 6 |
本尼迪特试剂 | 2mL | 2mL | 2mL | 2mL | 2mL | 2mL |
1%淀粉溶液 | 3mL | 3mL | 3mL | |||
2%蔗糖溶液 | 3mL | 3mL | 3mL | |||
新鲜唾液 | 1mL | 1mL | ||||
蔗糖酶溶液 | 1mL | 1mL |
(3)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_组。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______。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