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拟南芥某突变体可用于验证相关基因的功能。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深褐色(TT),某突变体的种皮为黄色(tt)。下图是利用该突变体验证油菜种皮颜色基因(Tn)功能的流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①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酶;Tn基因能够和质粒连接成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酶切后的基因中含有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有很多种,题中所用的是___________;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引物、酶等物若共用了引物62个,则目的基因扩增了___________代。
(3)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转基因拟南芥的种皮颜色为___________,则说明油菜Tn基因与拟南芥T基因的功能可能相同。
【答案】 限制酶和DNA连接 酶切后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或都含有同一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2 农杆菌转化法 5 重组质粒未导入(目的基因末成功表达) 深褐色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借助流程图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的含义。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利用突变体验证油菜种皮颜色基因(Tn)功能的流程,其中①是目的基因和质粒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②表示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最后一个过程是筛选获得的转基因拟南芥。
(1)图中①质粒和目的基因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要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以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其次还需要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形成重组质粒。Tn基因能够和质粒连接成①的主要原因是酶切后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
(2)酶切后的基因中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上存在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基因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据图可知,图中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为农杆菌转化法;若在该反应体系中,假如目的基因扩增了n代,共形成2×(2n-1)DNA分子单链,共需要的引物和单链数相同,即2×(2n-1)=62,解得n=5。
(3)由图可知重组质粒含有抗生素Kan抗性基因,所以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则说明重组质粒未导入。若③的种皮颜色为深褐色,则说明油菜Tn基因与拟南芥T基因的功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