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图1是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据图回答:
①图1中如何操作注射海藻酸钠和酵母菌混合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采用包埋法固定酵母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形成凝胶珠的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____________加热。如果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使固定效果大大降低。
(2)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在装填色谱柱时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如果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得到的血红蛋白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方法进行纯度的鉴定。图3是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时样品加入过程的示意图,正确的加样顺序是________。
【答案】以恒定的速度缓慢的滴加 细胞体积大,不易从材料中漏出 用小火(或间断加热) 酵母细胞从颗粒中漏出,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少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 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④①②③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制备凝胶珠时需要CaCl2溶液,X溶液为CaCl2溶液,海藻酸钠遇到钙离子可迅速发生离子交换,生成凝胶珠。为了防止海藻酸钠焦糊,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后,再加入酵母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防止酵母菌在高温下死亡。海藻酸钠溶液的配制是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关键,因为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量少,也会影响实验效果。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而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如果凝胶装填得不够紧密、均匀,就会在色谱柱内形成无效的空隙,使本该进入凝胶内部的样品分子从这些空隙中通过,搅乱洗脱液的流动次序,影响分离的效果。如果凝胶色谱柱装填得很成功、分离操作也正确的话,能清楚地看到血红蛋白的红色区带均匀、狭窄、平整,随着洗脱液缓慢流出;如果红色区带歪曲、散乱、变宽,说明分离的效果不好,这与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有关。
(1)①图1中注射海藻酸钠和酵母菌混合液时应以恒定的速度缓慢的滴加。
②酵母细胞体积大,不易从材料中漏出,宜采用包埋法固定。
③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形成凝胶珠的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小火间断加热。如果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酵母细胞从颗粒中漏出,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少,使固定效果大大降低。
(2)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在装填色谱柱时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得到的血红蛋白可以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进行纯度的鉴定。图3是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时样品加入过程的示意图,加样顺序是调整缓冲液面、滴加透析样品、样品渗入凝胶床、再调整缓冲液面,即④①②③。
【题目】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如图);表格数据表示有机物从桑树传到蚕的能量流动情况,试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 能量(kJ) |
蚕吃掉的桑叶所含能量 | 419 |
蚕沙(粪便)含有的能量 | 219 |
蚕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146 |
① | 54 |
(1)图中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单,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它的___________能力较弱,其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
(2)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蚕沙中的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形式流向鱼,鱼体内的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形式流向桑树。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蚕同化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kJ,表中①部分的能量用于蚕的___________,储存在蚕的有机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