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标记总量为 N,回收率为 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组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公式:种群密度(数量)/释放总数=重新捕获数/标记数,可知种群密度=重新捕获数×释放总数÷标记数,即重新捕获数/a;故A错误.B.从图形上看,随诱捕距离的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是下降的;故B错误.C.本实验因变量为诱捕距离和灯的高度,不是灯的密度,相反,从诱捕距离的效果推测,与灯的密度很可能有关系;故C错误.D.诱杀成虫能降低其出生率,使幼虫减少,从而改变种群年龄结构;故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如表为某弃耕地的植被演变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数 物种数量 植物类别 | 1 | 4 | 15 | 25 | 40 |
草木 | 18 | 23 | 20 | 17 | 12 |
灌木 | 0 | 3 | 8 | 14 | 11 |
乔木 | 0 | 0 | 0 | 6 | 24 |
总计 | 18 | 26 | 28 | 37 | 47 |
A.该片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方式为初生演替
B.从1到40年,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营养结构越来越简单
C.第一年时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比较弱,而第40年时恢复力稳定性比较弱
D.第一年时该弃耕地的群落没有垂直结构,直到第4年以后才出现,之后越来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