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眼皮肤白化病(OCA)是一种与黑色素合成有关的疾病,该病患者的白化症状可表现在虹膜、毛发及皮肤。如图为黑色素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可知,黑素体是一个具膜的结构,其膜的来源主要是______。黑色素中的酪氨酸酶等能催化黑色素的生成。请写出细胞中控制酪氨酸酶合成、加工,最终进入黑素体过程的完整示意图(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必要时,箭头上及文字下方应有明确标注说明):______→黑素体。

(2)在分析某个近亲婚配家庭的该病遗传系谱时发现,一个患病女孩的双亲正常,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遗传。

(3)遗传学家对OCA的类型及发病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如表:

类型

染色体

原因

性状

OCA1

11号

酪氨酸酶基因突变

虹膜、毛发、皮肤均呈现白色

OCA2

15号

P基因突变

①OCA1有突变类型A型和B型之分,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特点。A型患者毛发均呈白色,B型患者症状略轻,说明突变基因编码的酪氨酸酶的活性在______型患者的黑色素细胞中相对较强些。

②P蛋白(由P基因控制合成)缺乏的黑色素细胞中黑素体pH值异常,但酪氨酸酶含量正常,推测OCA2患病原因是:黑素体内的pH变化导致______

(4)在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形成要经历几个关键步骤:

苯丙氨酸酪氨酸黑色素

综合前面提供的信息,以下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酶A是由P基因控制合成的

B.酶A和酶B都与黑色素合成有关

C.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在11号染色体上

D.OCA的产生是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结果

【答案】高尔基体 酪氨酸酶基因mRNA酪氨酸酶→内质网(加工)→囊泡→高尔基体(修饰加工) 常染色体隐性 不定向性 B 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A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黑素体来自高尔基体形成的膜泡,黑素体中能形成黑色素颗粒,说明黑素体中含有催化黑色素形成的酶;高尔基体形成黑素体向细胞膜移动,通过细胞膜将黑色素颗粒释放出来,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1)据图可知,黑素体是一个具膜的结构,其膜的来源主要是高尔基体;络氨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是由相关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合成的,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还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细胞中控制酪氨酸酶合成、加工,最终进入黑素体过程的完整过程为:酪氨酸酶基因mRNA酪氨酸酶→内质网(加工)→囊泡→高尔基体(修饰加工)→黑素体。

(2)根据题意分析,正常的双亲生出了一个女儿患病,说明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①根据题意分析,OCA1有突变类型A型和B型之分,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特的点;A型患者毛发均呈白色,B型患者症状略轻,说明突变基因编码的酪氨酸酶的活性在B型患者的黑色素细胞中相对较强些。

②P蛋白缺乏的黑色素细胞中黑素体pH值异常,但酪氨酸酶含量正常,说明酪氨酸酶活性低,可能是PH影响酪氨酸酶的活性。

(4)酶A可能是由P基因控制合成的,酶A不肯定是由P基因控制合成的,A错误;黑色素的合成需要酶A和酶B,因此酶A和酶B都与黑色素合成有关,B正确;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是酪氨酸酶基因,在11号染色体上,C正确;OCA的产生是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结果,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下图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次实验:

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

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室上侧的内壁上(如上图A所示);

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3%H2O2溶液(如上图A所示);

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

⑤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分钟。

第二次实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2)如果上述两实验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则需如何改进实验?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__________

(4)如果根据上述实验一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了下列曲线图。那么实验二的大致曲线应该是怎样的?请在曲线图中添画该曲线。

___________

(5)如果要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本题上述的研究相比,在实验操作上应注意:

①在各次实验中,H2O2溶液的PH值不同,可使用PH为5.0、6.0、7.0、8.0的缓冲液;

②在各次实验中,圆形滤纸片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各次实验的反应小室旋转180度前,先要把10mL3%H2O2溶液与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

(6)能否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不同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