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生物研究所对我国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调查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取____法。若标记个体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选填“偏高”或“不变”或“偏低”)。
②该鼠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直接原因是____。
③在环境条件不被破环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中文名称)。
(2)据调查,该草原生态系统100年前发生过大火,所有植被被焚毁。在历经了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已知该草原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人员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它以此类推)。
①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
②研究表明,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
③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生态系统中沿地表随机分布,这____(选填“能”或“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标志重捕偏高出生率=死亡率环境容纳量次生演替稳定型不能
【解析】(1)①调查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取标志重捕法。由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得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会偏高。
②该鼠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直接原因是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已达K值,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③在环境条件不被破环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即K值。
(2)①火灾后,该地森林群落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影响该群落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是自然选择和自然环境。
②研究表明:该鱼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3+187):(60+56+51+61+62):(34+41+39+166)=280:280:2801:1:1,由此可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
③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生态系统中沿地表随机分布,该现象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不是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