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柄息于林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体内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总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当鹰迁入并在栖息于林中后,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鹰。
A、鹰的迁入使黄雀的数量减少,这导致蝉的天敌(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
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且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不可流向生产者,B错误;
C、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C正确;
D、鹰的迁入不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总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D错误。
故选C。
【题目】科学家沃泰默、斯塔林和贝里斯等对促胰液素的发现有突出的贡献,后来科学家又发现哺乳动物体内的胰腺中有腺泡组织(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和胰岛组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 |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胰液的分泌只由神经调节引起 | A.电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 | 少量胰液分泌 |
B.把适量稀盐酸从小鼠小肠的上端注入其小肠腔内 | 大量分泌胰液 | |
C.直接将稀盐酸注入小鼠的胰腺静脉血液中 | 不会分泌胰液 | |
D.切断所有支配胰腺的神经,把与B组等量的稀盐酸从小鼠小肠的上端注入其小肠腔内 | 大量分泌胰液 |
(1)实验结果表明:胰液的分泌_________________。
(2)当人们知道胰腺内的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小鼠胰腺组织中直接提取胰岛素,但均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它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种调节方式称为激素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有人患上了胰腺癌,这与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的下降有关。
(5)研究发现,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该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_____________,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_________________(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题目】生态学家对某生态系统的三个营养级进行能量分析,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 同化量 | 未被利用量 | 分解者分解量 | 呼吸释放量 |
甲 | 2.48×109 | 2.00×109 | 1.20×108 | 3.70×107 |
乙 | 4.20×107 | 6.00×105 | 4.00×105 | 4.17×106 |
丙 | 3.23×108 | 4.00×107 | 4.20×107 | 19.9×107 |
(1)该生态系统中,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__________形式进入生物群落,此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表示为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在此生态系统中,碳的含量能通过________的自我调节机制得到调整,并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
(2)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①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②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推测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