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分析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能量传递效率是指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占本营养级同化能量的百分比;图示为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分析,A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还有相当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由于一部分用于各级生物呼吸消耗,一部分随遗体残骸流向分解者,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就会很少;又由于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流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答 解:(1)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即175+200+875=1250KJ.
(2)据分析可知,A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D为分解者;
(3)从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100%=16%,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100%=15%.
(4)C增加60kg,需要A为6÷16%÷15%=250kg.
(5)调够保证此生态系统进行生物地化循环正常进行的是图中的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分解者分解有机物;
(6)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故答案为:
(1)1250
(2)生产者 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
(3)16% 15%
(4)250
(5)A D
(6)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点评 本题考查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B. | 蛋白酶 | ||
C. | DNA连接酶 | D. | 运载体 |
A. | H2CO3/NaHCO3 | B. | H3PO4/Na3PO4 | C. | H2CO3/H3PO4 | D. | HCl/HNO2 |
A. | 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 |
B. |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 |
C. | 低温会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 |
D. |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
A. | 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丙和丁,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甲和丁 | |
B. | 丁含有细胞膜,线粒体,拟核,核糖体,叶绿体等结构 | |
C. | 与乙细胞相比,甲细胞中特有的结构为细胞壁、中央大液泡和叶绿体 | |
D. | 丙与甲都具有细胞壁,但成分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