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科研小组对某林场内的一种森林害鼠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害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在所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害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型,其数学模型为______。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鼠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进而影响其出生率并降低该种群的密度。
(4)该林场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_____。林场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原因是群落中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和______。
(5)近5万年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木丛取代。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木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演替的方向______。
【答案】标志重捕法 J 性别比例 垂直结构 栖息空间 变快 未发生改变
【解析】
1.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① “ J”型增长曲线
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理想条件下,实验室)
无限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的曲线,与密度无关
②“ S”型增长曲线
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与密度有关
用N表示种群数量,当N=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理论上最适合捕捞(图中C点)
N>K/2时,种群增长率降低,
N<K/2时,种群增长率增大
联系实际:保护珍贵动物及消灭害虫时,注意K值,即在保护(消灭)种群数量的同时还要扩大(减小)他们的环境容纳量。
2.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3.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通常用样方法。而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常用标志重捕法法来调查他们的种群密度。具体操作为: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4.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人类的活动往往改变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2)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曲线呈J型,其数学模型为。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鼠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进而影响其出生率使得种群密度下降。
(4)该林场中植物因为光照强度的变化由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林场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因为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而有分层,原因是动物需要群落内部的植物提供多样的食物和栖息空间。
(5)近5万与50年相比,时间大大缩短,这是因为人类活动导致的荒漠化。故我们的结论是: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加快,演替的方向都是荒漠化,故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