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MMNn的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基因组成为MMNN的细胞可能是
D
【解析】略
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下图表示小鼠细胞内某基因表达时的部分生理过程。
(1)小鼠细胞中可进行如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________,合成丙物质除需图中乙作模板外,还需________。
(2)以乙为模板形成丙的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
(3)图中甲的名称是________,它在该图中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4)在小鼠体内,物质B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基因Mm和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①据图分析,能产生B物质的小鼠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种。
②如果两个不能产生B物质的小鼠品种杂交,F1全都能产生B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F1中雌雄个体随机相交,后代中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________。
(10分)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染色体组成表示为:18+XX或18+XY。其叶肉细胞中的部分基因表达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图中少量的〔1〕就可以合成大量的SSU,原因是 。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推测该物质能参与的生理过程是 。(2)图中[4]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其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则能催化其中某过程的物质[3]是 。(3)大麻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M、m)控制,其中的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MM、XmXm、XmY等均视为纯合子)。用雌雄株大麻杂交,得到F1代共150株大麻,其中雄株50只。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成活大麻的基因型共有 种。若F1代雌株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M、m)。(4)已知大麻抗病(B)对不抗病(b)、粗茎(C)对细茎(c)、条形叶(D)对披针叶(d)为显性,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将纯合抗病粗茎条形叶雌株与纯合不抗病细茎披针叶雄株杂交产生F1,F1间杂交得到F2,F2中抗病细茎条形叶植株所占比例是 ,F2有 种基因型。(5)为获得优质的纤维,可在定苗时选留雄苗拔除雌苗,还可将雄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 。(6)在大麻野生型种群中,发现几株粗茎大麻(突变型),该性状是可遗传变异。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判断该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
(10分)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染色体组成表示为:18+XX或18+XY。其叶肉细胞中的部分基因表达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图中少量的〔1〕就可以合成大量的SSU,原因是 。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推测该物质能参与的生理过程是 。
(2)图中[4]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其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则能催化其中某过程的物质[3]是 。
(3)大麻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M、m)控制,其中的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MM、XmXm、XmY等均视为纯合子)。用雌雄株大麻杂交,得到F1代共150株大麻,其中雄株50只。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成活大麻的基因型共有
种。若F1代雌株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M、m)。
(4)已知大麻抗病(B)对不抗病(b)、粗茎(C)对细茎(c)、条形叶(D)对披针叶(d)为显性,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将纯合抗病粗茎条形叶雌株与纯合不抗病细茎披针叶雄株杂交产生F1,F1间杂交得到F2,F2中抗病细茎条形叶植株所占比例是 ,F2有 种基因型。
(5)为获得优质的纤维,可在定苗时选留雄苗拔除雌苗,还可将雄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 。
(6)在大麻野生型种群中,发现几株粗茎大麻(突变型),该性状是可遗传变异。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判断该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
(1)果蝇是遗传研究的重要资源,果蝇作为遗传研究材料的原因 (两条)。果蝇细胞中基因的载体为
(2)在果蝇体内,物质B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基因Mm和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如果两个不能产生B物质的果蝇杂交,F1全都能产生B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和 。F1中雌雄个体随机相交,后代中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 。
(3)指导形成酶2的信使RNA分子有360个碱基,其中A有90个,C有l50个,那么基因N中最少有C+T 个。
(4)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丁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BYB或XBYb或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XBY。现有备种纯种果蝇若干,可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