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分)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性、雄性染色体组成方式分别为ZW 、ZZ)。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家蚕的体细胞有56条染色体,分析家蚕基因组,应测定家蚕 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图一为家蚕某正常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图,则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条。
图一
(2)家蚕主要以桑叶为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出的粤桑11号,具有产量高,叶质好,叶大而厚等优点,其育种过程简要表示为上图图二,据图回答:处理方法a表示_______ , 粤桑11号应用的育种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
(3)丝腺是家蚕泌丝器官,利用丝腺作为生物反应器高效的合成外源蛋白成为研究应用的热点。该技术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家蚕遗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有关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表:
|
黑蚁黄茧 |
黑蚁白茧 |
淡赤蚁黄茧 |
淡赤蚁白茧 |
组合一 |
9 |
3 |
3 |
1 |
组合二 |
0 |
1 |
0 |
1 |
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
(5)一只雄蚕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假定上述雄蚕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雌蚕杂交,F1的表现型有四种,分别是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为1∶1∶1∶1。从F1代中选用野生型♂、突变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其下一代的表现型中所有的雄性都为突变型,所有的雌性都为野生型。用遗传图解表示F1代的杂交过程(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
(1)29 56
(2)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诱导(写出1个即可)(2分)
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4)8/9(2分)
(5)(3分)(3个得分项目,每个项目1分,每个项目需写完整才能给分:F1及其基因型、表现型1分;配子1分;F2及其基因型、表现型、比例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家蚕细胞中有27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故测定29条染色体上的DNA的核苷酸序列,该图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形,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数目相同,为56条。(2)a过程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用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该过程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进行多倍体育种。(3)
(3)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4)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基因型为1/3AAbb和2/3Aabb,子代淡赤蚁白茧概率为2/3×2/3×1/4=1/9,所以黑蚁白茧概率为1-1/9=8/9.(5)遗传图解书写要注意F1及其基因型、表现型、配子、F2及其基因型、表现型、比例的书写。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进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2007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请回答以下有关家蚕遗传变异的问题:
(l)在家蚕的基因工程实验中,分离基因的做法包括用对DNA进行切割然后将DNA片段与结合成重组DNA,再将重组DNA转入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等.
(2)家蚕的体细胞共有56条染色体,对家蚕基因组进行分析(参照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求),应测定家蚕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3)决定家蚕丝心蛋白H链的基因编码区有16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000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该序列叫;剩下的序列最多能编码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序列叫.
(4)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通过家蚕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变异和进一步的选育来完成.这些变异的来源有:.
(5)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
亲本子代 | 黑蚁黄茧 | 黑蚁白茧 | 淡赤蚁黄茧 | 淡赤蚁白茧 |
组合一 | 9 | 3 | 3 | 1 |
组合二 | 0 | 1 | 0 | 1 |
组合三 | 3 | 0 | 1 | 0 |
①请写出各组合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②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08重庆卷)2007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请回答以下有关家蚕遗传变异的问题:
(1)在家蚕的基因工程实验中,分离基因的做法包括用 对DNA进行切割,然后将DNA片段与 结合成重组DNA,再将重组DNA转入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等。
(2)家蚕的体细胞共有56条染色体,对家蚕基因组进行分析(参照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求),应测定家蚕 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3)决定家蚕丝心蛋白H链的基因编码区有16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000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该序列叫 ;剩下的序列最多能编码 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序列叫 。
(4)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通过家蚕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变异和进一步的选育来完成.这些变异的来源有: 。
(5)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
黑蚁黄茧 | 黑蚁白茧 | 淡赤蚁黄茧 | 淡赤蚁白茧 | |
组合一 | 9 | 3 | 3 | 1 |
组合二 | 0 | 1 | 0 | 1 |
组合三 | 3 | 0 | 1 | 0 |
①请写出各组合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②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
2007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请回答以下有关家蚕遗传变异的问题:
(l)在家蚕的基因工程实验中,分离基因的做法包括用对DNA进行切割然后将DNA片段与结合成重组DNA,再将重组DNA转入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等.
(2)家蚕的体细胞共有56条染色体,对家蚕基因组进行分析(参照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求),应测定家蚕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3)决定家蚕丝心蛋白H链的基因编码区有16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000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该序列叫;剩下的序列最多能编码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序列叫.
(4)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通过家蚕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变异和进一步的选育来完成.这些变异的来源有:.
(5)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
亲本子代 | 黑蚁黄茧 | 黑蚁白茧 | 淡赤蚁黄茧 | 淡赤蚁白茧 |
组合一 | 9 | 3 | 3 | 1 |
组合二 | 0 | 1 | 0 | 1 |
组合三 | 3 | 0 | 1 | 0 |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②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12分)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性、雄性染色体组成方式分别为ZW 、ZZ)。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家蚕的体细胞有56条染色体,分析家蚕基因组,应测定家蚕 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图一为家蚕某正常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图,则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条。
(2)家蚕主要以桑叶为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出的粤桑11号,具有产量高,叶质好,叶大而厚等优点,其育种过程简要表示为上图图二,据图回答:处理方法a表示_______ , 粤桑11号应用的育种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
(3)丝腺是家蚕泌丝器官,利用丝腺作为生物反应器高效的合成外源蛋白成为研究应用的热点。该技术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家蚕遗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有关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表:
|
黑蚁黄茧 |
黑蚁白茧 |
淡赤蚁黄茧 |
淡赤蚁白茧 |
组合一 |
9 |
3 |
3 |
1 |
组合二 |
0 |
1 |
0 |
1 |
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
(5)一只雄蚕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假定上述雄蚕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雌蚕杂交,F1的表现型有四种,分别是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为1∶1∶1∶1。从F1代中选用野生型♂、突变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其下一代的表现型中所有的雄性都为突变型,所有的雌性都为野生型。用遗传图解表示F1代的杂交过程(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