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载体①可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溶质分子进入细胞不消耗ATP
C.载体①和②空间结构相同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
【答案】C
【解析】
由题图可知, 载体①将Na+离子和溶质分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由胞外向胞内转运,故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属于主动运输;图中载体②将溶质分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由胞内向胞外转运,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
A.载体①将溶质分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由胞外向胞内转运,故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
B.图中溶质分子进入细胞不消耗ATP,B正确;
C. 载体①和②运输的分子不同,载体蛋白也不同,空间结构不同,C错误;
D.依赖载体蛋白的被动运输运输物质的速率要比自由扩散快,D正确。
故选C。
【题目】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用过滤得到的提取液进行了三次实验:
实验Ⅰ:将每支试管控制在30 ℃条件下,按下表操作。
试管编号 | A | B | C | D |
设定pH | 3 | 5 | 7 | 9 |
振荡后加入 马铃薯提取液 | 1 mL | 1 mL | 1 mL | 1 mL |
加入过氧 化氢溶液 | 2 mL | 2 mL | 2 mL | 2 mL |
结果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均在30 ℃下进行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过氧化氢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请回答:
(4)曲线A是实验___________(填“Ⅰ”或“Ⅱ”)的结果。
(5)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实验Ⅲ:对提取液进行100℃高温处理后重复实验Ⅰ。请在上图中画出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曲线。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