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人体细胞中部分物质代谢的关系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多糖经①形成C6H12O6的过程,可发生在包括肝脏在内的所有组织细胞中
B.若X代表丙酮酸,C6H12O6中的O经过②→③转移给H2O
C.C6H12O6和脂肪形成的X,经⑤过程只能形成某些种类的氨基酸
D.通过②、④过程,C6H12O6和脂肪可以大量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
A、多糖经①形成C6H12O6的过程,可在肝脏,不能发生在其他的组织细胞,A错误;
B、若X代表丙酮酸,C6H12O6中的O经过②→③转移给二氧化碳,而水中的氧来源于氧气,B错误;
C、C6H12O6和脂肪形成的X,经⑤过程只能形成非必需氨基酸,C正确;
D、通过②、④过程,C6H12O6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不能大量转化成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题目】(研究背景)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可减少畜禽机体对抗有害微生物的消耗,降低畜禽机体感染疾病概率,故而被养殖场广泛使用.但是饲料中添加使用抗生素不当会直接危害人体和畜禽的健康.我国科学家耗费多年心血研发的专利“无抗生素微生物发酵饲料技术”,实现了生鸡的全程无抗生素饲养.这项技术被誉为“饲料工业的一场革命”,用这种发酵饲料喂养的鸡被称为“无抗鸡”.
(实验原理)据研究表明,饲料中使用某种特定的芽孢杆菌能促使酵母菌和乳酸菌大量繁殖,占数量优势,同时有效杀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等有害菌.随着酵母菌、乳酸菌生长代谢,饲料中一些大分子物质不断被降解,一些小肽、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数量在不断增加,因而饲料营养价值得到提升.
(实验设计)
实验组别(X) | 添加的成分 | 实验变量(Y) | |||
Y0 | Y1 Y2 Y3 | ||||
对照组(X1) | 饲料 | 无菌水 | 生产用菌粉 | ||
实验组(X2) | 饲料 | 外源芽孢杆菌 | 生产用菌粉 |
(实验结果)
(1)在包装好的饲料包中,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制成的生产用菌粉中首先增殖的微生物、pH的变化趋势是_____。
A.酵母菌 上升 B.酵母菌 下降 C.乳酸菌 上升 D.乳酸菌 下降
(2)在本实验中,若Y0为实验前各菌种的数量,那么Y1、Y2、Y3表示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本实验证明了_____。
(实验扩展)
(4)若想进一步了解饲喂该发酵饲料与原添加抗生素的饲料对鸡的生长速度的影响,需进一步设计实验验证.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项目并按实验的先后排序(可重复)_____.
①生长状况相似的小鸡若干,分组 ②生长状况相似的母鸡若干,分组
③测量各组鸡的平均体重 ④分别饲喂普通饲料和发酵饲料
⑤分别饲喂抗生素饲料和发酵饲料 ⑥分别饲喂普通饲料、抗生素饲料和发酵饲料
⑦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
(5)青霉素能杀灭细菌的原理是_____。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原因是_____。
【题目】Ⅰ、为研究城市环境污染对某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研究者测定了不同污染程度下某植物叶片光合色素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不同环境条件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
色素 | 叶绿素a(单位:mg/g) | 叶绿素b(单位:mg/g) | 类胡萝卜素(单位:mg/g) |
相对清洁区 | 2 | 1 | 0.5 |
轻度污染区 | 1.8 | 0.8 | 0.5 |
中度污染区 | 1.4 | 0.6 | 0.5 |
重度污染区 | 1.2 | 0.5 | 0.5 |
(1)叶绿体色素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而使用无水乙醇提取,再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4种叶绿体色素分离。
(2)下图为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其中色素带c为________________色。
(3)请以光合作用过程出发,据表分析污染加剧对植物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根据对光照强度需要的不同,可把植物分为适合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的阳生植物和适合在荫蔽环境中生长的阴生植物。人们猜测在光照有限的情况下阴生植物仍能正常生长是因为其叶绿素含量较多,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阴生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着荫蔽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请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实验材料:
绿萝(阴生植物)若干株,非直射光源,遮阴设备若干(可达成不同比例的遮阴等效果,如50%、65%、80%等),提取色素的相关材料及测定色素含量的设备。
实验步骤:
(4)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适宜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培养三周。
(6)第三步:每周在各组取等质量生长情况相近的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在此过程中应加入_______来避免叶绿体色素遭破坏。
(7)第四步:测定含量并在表格记录结果。表格设计为:
____________
第五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