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池塘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一条包含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池塘内生物层次性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写出两个即可)。在池塘的底泥层主要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调查池塘中鱼的种群密度。《孟子。梁惠王上》曰:“数罟(细网)不入侉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从种群特征的角度解释此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龟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营养物中的化学能 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 动、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 标志重捕 使年龄结构保持增长型
【解析】
结合题图分析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水、土壤、空气、太阳能等)、生产者(如浮游植物、其他绿色植物等)、消费者(如浮游动物、鱼、龟、植食性昆虫等)和分解者(如细菌、真菌等)。
(1)根据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种类可知,其中含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营养物中的化学能。
(2)池塘内生物出现分层现象,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在池塘的底泥层分布着大量的分解者和动植物的遗体、残骸等,所以在该层主要发生动、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
(3)由于鱼在池塘中活动范围大,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鱼的种群密度。“不入细网的鱼鳖”的目的在于保留幼龄个体,捕捉成年个体,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使鱼鳖等种群的年龄结构保持增长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分析回答:
(1)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__________法。
(3)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需要重复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25×16式)计数,显微观察时,甲同学在调焦清楚后,只能看清血球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清竖线,此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统计其中的五个中方格共有酵母菌120个。同时兴趣小组的同学另取一定量培养液用台盼蓝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多次镜检获得结果如下: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未染色酵母菌 | 20 | 17 | 23 |
蓝色酵母菌 | 4 | 3 | 5 |
则培养液中活酵母菌的密度为___________个/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