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科研新发现,溶菌酶竟能“对战”幽门螺杆菌。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具有杀菌作用,它由129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折叠而成(如图)。下列关于溶菌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菌酶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B.溶菌酶在形成过程中脱去了128个水分子
C.溶菌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
1、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
(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
(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
(3)免疫分子: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A.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蛋白质功能的基础,A正确;
B.由题意可知,溶菌酶是蛋白质,是由129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所以在缩合反应时脱去128个水分子,B正确;
C.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
D.溶菌酶是人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不能针对性杀灭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D。
【题目】图1是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灰鼠跟踪调查25年,绘制种群λ值的变化曲线。图2是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图1 图2
(1)草原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等的差异,草原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它们常呈___________分布。
(2)该灰鼠在0~5年间种群数量呈现“__________”型增长,第20年的种群数量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5年的种群数量。
(3)下表是生态学家绘制图1曲线时使用的调查方法及部分数据。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
初捕 | 32 | 32 |
重捕 | 36 | 4 |
(注:调查总面积为2hm2(1hm2≈10 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灰鼠数量,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
该草原灰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只/hm2,生态学家调查灰鼠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
事实上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
(4)图2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由于捕蛇者对蛇的捕杀,使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鼠的数量会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