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并向这3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气泡产生的试管是( )

A. B. 甲和丙 C. 甲和乙 D. 丙和乙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试管中是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细胞质基质中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故有气泡产生乙试管中是酵母菌的线粒体和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进入线粒体参与反应的是丙酮酸,加入葡萄糖后无法分解,无气泡;丙试管既有细胞质基质又有线粒体,在有氧条件下,加入葡萄糖后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故有气泡产生。因此,B项正确,A、C、D项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一)某村庄有一条小溪,近几年由于上游几家乳胶厂不断向其中排放废水,小溪变得不再清澈。某同学想测定该溪水中的细菌含量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先根据所学知识制备LB培养基。制备该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下列关于制备LB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

A.培养基应先调pH再进行灭菌

B.培养基应先灭菌再分装到培养皿

C.溶化琼脂时不能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

D.灭菌时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121℃,500g/cm2压力下灭菌15分钟

(2)该同学利用上述制备的培养基来检测水样中的细菌数量,他所选择的分离方法应是_____;该同学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工作台上实验前一段时间需打开,实验中需关闭的是______(A.酒精灯 B.照明灯 C.紫外线 D.过滤风)

(3)值得注意的是,他所选择的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细菌的数目要低,这是因为①_____________(不考虑实验操作原因引起的细菌数目的变化)

(4)该同学欲将所分离出的某种细菌临时保藏,应接种到试管的______培养基上,等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低温保藏。

(二)回答有关胚胎工程的问题。

(1)“二娃”政策实施后,一些高龄夫妇选择“试管婴儿”技术孕育二胎:要使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成功融合,首先须采集到成熟的卵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卵巢经过_______处理后,使用超声监视器确定卵泡的位置,插入穿刺针吸取卵泡液,取出_______,在体外进行人工培养,促进其成熟。同时对于男方提供的精子,须经系列处理与培养,以达到_______状态。受精卵形成后,经人工培养至_______阶段,借助胚胎移植技术回输至女方体内,经过自然孕育,即得试管婴儿。

(2)胚胎干细胞研究发展前景诱人,它具有发育全能性和二倍体核型。培养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基中,必须加入胰岛素、葡萄糖、_______等成分。并且要将干细胞接种在饲养层上,用于饲养层的细胞一般是_______

(3)下列有关胚胎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供体与受体是同一物种的雌性

B.受体与供体保持相同的的生理状态

C.供体胚胎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

D.多胚胎移植在提高妊娠率的同时,常可获得性状完全相同的孩子

【题目】现从外地引入植物A,为观察引入植物A对本地生态的影响,将其与本地植物B对照研究(植物A、B中有喜阴植物、喜阳植物)。具体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现从这两种植物体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分别放在外表、材质均相同的两个透明盒子中。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叶片放氧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光照强度[μmol光子/(m2·s)]

0

10

25

50

100

250

500

600

放氧速率[μmolO2/(m2·s)]

植物A

/

-10

-5

-1

5

15

30

30

植物B

/

-0.5

1.5

3

6

12

12

10

(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属于喜阴植物的是________

(2)光照强度>250μmol光子/(m2 s)时,可推知此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是_________

(3)若将植物A、B叶片的放氧速率绘制成曲线图,大约在180μmol光子/(m2 s)时两条曲线相交,则此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

Ⅱ将调查的地块划分成10等份,每份内取1个样方,分别统计各样方内A、B两种植物的数量并计算其种群密度。近五年两种植物种群变化(单位/株·m-2)的调查结果如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植物A

1.9

5.1

9.4

15.1

16.5

植物B

8.0

3.2

1.1

0.5

0

(4)分析表中数据,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

A.该调查采取的方法是样方法,调查过程需要注意随机取样

B.当地植物B的基因库在5年中逐步减小

C.植物A与植物B之间属于竞争关系

D.植物A的数量增加,该群落中的丰富度增大

Ⅲ 欲研究植物B消失的原因,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植物A在代谢过程中能向环境释放一些萜类化合物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根据这个发现欲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目的:探究植物A分泌物对植物B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植物A分泌物提取液、清水、植物B种子、培养皿、脱脂棉、人工气候箱、镊子、玻璃棒、烧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将植物B种子分为第一、二两组,每组等分为两份,置于垫有脱脂棉的培养皿中,控制适宜的环境温度。

__________

___________

【题目】研究人员用四倍体马铃薯(4n=48)和抗青枯病的野生型二倍体马铃薯(2n=24)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抗青枯病的马铃薯。

(1)研究人员用四倍体马铃薯的叶片拆究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酶的种类

酶的浓度

原生质体产量

(×106个/g)

镜检结果

1

纤维素酶

1.0

0.4

未解离的细胞团多

果胶酶

0.5

2

纤维素酶

1.0

0.08

有许多碎片

果胶酶

1.0

3

纤维素酶

0.5

1.5

未完全解离

果胶酶

0.5

4

纤维素酶

0.5

3.4

解离较好,细胞破碎严重

果胶酶

1.0

5

纤维素酶

0.4

18.8

解离充分,碎片少

果胶酶

0.7

①据表分析,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组合是第__________组,叶片解离程度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的浓度。

②制备的原生质体应置于浓度__________马铃薯叶片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进行培养,以保持原生质体的正常形态。

(2)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对杂种细胞进行镜检筛选,将用四倍体马铃薯叶片制备的原生质体与用野生型二倍体马铃薯的__________(填“叶片”或“幼根”)为材料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把两种原生质体置于加入__________的溶液中促融。

(3)为进一步从染色体水平上检测杂种植株,科学家选取杂种植株根尖进行__________后用碱性染料染色并制片,显微镜下对__________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

(4)为达到育种目标,还需要对杂种植株进行__________抗性检测以筛选得到抗性马铃薯新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