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野生型果蝇为灰身、长翅。灰身基因(A)突变后出现黑身表型,长翅基因(B)突变后出现残翅表型。已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用灰身长翅(P1)与黑身残翅(P2)两种果蝇进行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根据这两对基因的DNA序列分别设计一对PCR引物,对杂交实验一亲本、子代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见图1.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杂交实验一与相关基因PCR产物电泳结果,推测两对等位基因应该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P1亲本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
(2)由图1的PCR结果可以推测:果蝇B→b的突变是由于B基因内碱基对的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所致。
(3)若对杂交实验二中的亲本、子代的基因组DNA再进行PCR扩增,亲本及亲本型子代扩增结果见图2.请将新组合表型果蝇的扩增条带图绘在图2中的横线上。______
(4)分析杂交实验二后代中出现4中表现型,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F1出现的四种表现型是两多两少,且两两相等,其中亲本类型多,重组类型少,推测产生此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5)取杂交实验二中的P1卵巢制成切片,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处于减一分裂前期的卵母细胞,发现其中的一些染色体有联会和______现象,而取P2精巢切片观察同一时期的精母细胞却通常观察不到此现象,因为______。
【答案】一 AB和ab 增加 基因重组 P1亲本雌果蝇产生了4种卵细胞(AB、ab、Ab、aB),数量两两相等,其中AB、ab多,Ab、aB少,而P2亲本雄果蝇只产生一种ab的精子 交叉 Y染色体与X染色体大小相差很多,同源区段很少
【解析】
根据图1和杂交实验一可知:杂交一的亲本和子代的基因组成为AaBb×aabb→AaBb:aabb=1:1,推测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和B再一条染色体上,ab在一条染色体上。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P1亲本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 AB和ab。
(2)由图1的PCR结果可知,B基因有600碱基对,而b基因有700碱基对,说明果蝇B→b的突变是由于B基因内碱基对的增加所致。
(3)图2说明杂交实验二中的亲本的亲本基因组成为AaBb和aabb,杂交实验二的F1出现的四种表现型是两多两少,且两两相等,其中亲本类型多,重组类型少,推测P1亲本雌果蝇产生了4种卵细胞(AB、ab、Ab、aB),数量两两相等,其中AB、ab多,Ab、aB少,而P2亲本雄果蝇只产生一种ab的精子,因此后代的基因组成为AaBb、aabb、Aabb、aaBb。新组合表型果蝇的扩增条带如图所示:。
(4)杂交实验二后代中出现4种表现型,四种表现型是两多两少,且两两相等,其中亲本类型多,重组类型少,推测P1亲本雌果蝇产生了4种卵细胞(AB、ab、Ab、aB),数量两两相等,其中AB、ab多,Ab、aB少,而P2亲本雄果蝇只产生一种ab的精子,说明P1发生了交叉互换,这种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
(5)取杂交实验二中的P1卵巢制成切片,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处于减一分裂前期的卵母细胞,发现其中的一些染色体有联会和交叉现象,而取P2精巢切片观察同一时期的精母细胞却通常观察不到此现象,因为Y染色体与X染色体大小相差很多,同源区段很少。
【题目】目前在经济作物栽培中使用的赤霉素(GA3)大多是来自于赤霉素(属于真菌)进行发酵工程的产品。为提高发酵过程中赤霉素的产量,研究人员对发酵工艺开展了优化研究。请回答问题:
(1)赤霉菌属于______(填“病毒”“原核”或“真核”)生物。下表是在不同发酵温度下经过190小时(h)发酵后测得的赤霉菌菌丝得丝率(每消耗1g还原糖所产菌丝干重)。
温度(℃) | 25 | 28 | 30 | 32 | 35 |
菌丝得丝率(g/lg) | 0.32 | 0.36 | 0.42 | 0.43 | 0.38 |
图1为不同发酵温度条件下赤霉菌产生GA3的速率(每小时、每升菌液汇总的合成产物量)。综合上表和图1结果可知,菌丝得丝率和GA3合成速率的最适温度______(填“相同”或“不同”),GA3合成速率在______条件下相对较高。
(2)研究人员采用分阶段变温调控的发酵工艺后,与恒温发酵相比,GA3的产量明显提高。发酵过程中菌丝干重、残糖浓度及GA3浓度的变化如图2.发酵过程中残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3)菌丝产量、GA3合成速率以及维持高水平GA3产出率的时间共同决定了GA3的最终产量。
要获得较高的菌丝得丝率和GA3合成速率需要不断调整温度,根据图2所示,发酵过程前、中、后期采用的温度不同。前期采用30~32℃较高温度,适合______;中期采用28~30℃,有利于快速提高______;而在后期则采用28℃维持较长时间,有利于延长赤霉菌______的时间,以达到研究人员的目的。